•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领导讲话 > 正文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21页)

    时间:2020-09-04 08:24:2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页眉内容

    页眉内容

    目 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总 则 -2 -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2-

    第1.0.2条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 -

    第1.0.3条 区划的分级 -2-

    第1.0.4条 标准适用范围 -.2.-

    第1.0.5条 区划的采用 -.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一级区划 -3 -

    第2.0.1条 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3 -

    第2.0.2条 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3 -

    第2.0.3条 一级自然区划 -.3.-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 二、三级区划 -5 -

    第3.0.1条 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5 -

    第3.0.2条 二级自然区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6.-

    \o "Current Document" 附录一 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3 -

    \o "Current Document" 附录二 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Et的计算 -14-

    \o "Current Document" 附录三 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6 -

    第一章 总 则

    第 1.0.1 条 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 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 1.0.2 条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 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 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 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 1.0.3 条 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 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 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 其具体划分详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 1.0.4 条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 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 1.0.5 条 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 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第二章 一级区划

    第 2.0.1 条 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以全国性的纬向地带性和构造区域性为依据,根据对公路工程具有控制作用的地理、气候因素来拟定。

     对纬向性的,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界线,采用了气候指标;对非纬向性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界限,则较多 地强调构造和地貌因素;中部个别地区则采用土质为指标。

    第 2.0.2 条 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根据我国地理、地貌、气候等因素,以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的两条等高线作为一级区划的标志。

    一、 全年均温-2C等值线。在一般情况下,地面大气温度达到-2C时,地面土开始冻结。因此,它大体上

    是区分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的界线。

    二、 一月份均温0C等值线,是区分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的界线。

    三、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两条等高线。

    1.1000m 等高线:走向北偏东,自大兴安岭,南下太行山、伏牛山、武当山、雪峰山、九万山、大明山至 友谊关而达国境。

    2.3000m 等高线:走向自西向东,后折向南。西起帕米尔、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下西倾山、 岷山、邛崃山、夹金山、大小相邻、锦屏山、雪山、云岭而达国境 。

    由于三级阶梯的存在,通过地形的高度和阻隔,使其气候具有不同的特色,也成为划分一级区划的主要 标志。

    第 2.0.3 条 一级自然区划

    根据不同地理、气候、构造、地貌界线的交错和叠合,将我国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即:1、北部多 年冻土区、H、东部温润季冻区、皿、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W、东南湿热区、V、西南潮暖区、W、西北 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 2.0.3,一级区的自然条件和公路设计的要求见附录一。

    一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2.0.3

    一级区名

    平均温度

    「C)

    平均

    最大冻深

    (cm)

    潮湿系 数

    (K)

    地势阶梯

    新构造

    特征

    土质带

    I

    北部多年

    冻土区

    全年〈0

    > 200

    0.50~1.0

    0

    东部1000m等

    高线两侧

    大面积中等或

    微弱上升,差异

    运动不大

    棕粘性土

    II

    东部温润

    季冻区

    一月〈0

    10~200

    0.50~1.0

    0

    东部1000m等

    高线以东

    大面积下降,差

    异运动强弱不

    棕粘性土,黑

    粘性土,冲积

    土,软土

    黄土高原

    干湿过渡

    一月〈0

    20~140

    0.25~1.0

    0

    东部1000m等

    高线以西,西南

    3000m等咼线以

    大面积上升,幅

    度不大,夹有长

    条形中等沉降

    黄土

    IV

    东南湿热

    一月〉0, 全年

    14~22

    〈10

    1.00~2.2

    5

    东部1000m等

    高线以东

    大部分地区上 升,局部地区下

    降差异运动微 弱

    下蜀土,黄棕 粘性土,红粘 性土,砖红粘 土,软土

    V

    西南潮暖

    一月〉0, 全年

    14~22

    〈20

    1.00~2.0

    0

    东部1000m等

    高线以西,西南

    3000m等咼线以

    大面积中等上 升,差异运动强 弱不一

    紫粘土,红色

    石灰土,砖红

    粘性土

    西北干旱

    全年〈10

    山区垂直

    分布

    东部

    100~250

    西部

    40~100

    东部

    0.25~0.5

    ,西部

    〈0.25

    东部1000m等

    高线以西,西南

    3000m等咼线以

    大面积或长条

    形上升与盆地

    下降相同

    粟粘性土,砂 砾土,碎石土

    vn

    青藏咼寒

    全年〈10,

    一月〈0

    除南端外

    40~250

    0.25~1.5

    0

    西南3000m等

    高线以西以南

    大面积强烈上

    升,差异运动显

    砂砾土,软土

    第三章 二、三级区划

    第 3.0.1 条 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二级区划仍以气候和地形为主导因素,但具体标志与一级区划有显著差别。一级自然区有其共同标志, 即:气候因素是潮湿系数 K 值,地形因素是独立的地形单元。二级区的划分则需因区而异,将上述标志具体 化或加以补充,其标志是以潮湿系数 K 为主的一个标志体系。

    潮湿系数 K 值按全年的大小分为六个等级:

    过湿区

    K > 2.00

    中湿区

    2.00》K > 1.50

    湿润区

    1.50》K > 1.00

    润干区

    1.00》K> 0.50

    中干区

    0.50》K>0.25

    过干区

    K V 0.25

    有关潮湿系数

    K 值和蒸发力的计算公式规定如下:

    K=R/Z (3.0.1-1)

    式中 R 年降水量(mm);

    Z 年蒸发量(mm)。

    年蒸发量 Z 无法直接测定,只能用蒸发力(可能的蒸发量) ET 来代替 Z 计算。蒸发力 ET 的计算,采用

    H ? L彭曼公式(详细内容见附录二):

    ET=F ? E0 (3.0.1-2 )

    式中 F ——季节系数,见附录二:

    E0 水面蒸发量(mm)。

    第 3.0.2 条 二级自然区

    根据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在全国七个一级自然区划内又分为 33 个二级区和 19个副区(亚区), 共有 52 个二级自然区。它们的区界与名称如下(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见附录三) 。

    I北部多年冻土区中有:1 1连续多年冻土区,1 2岛状多年冻土区,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3.02-1

    II东部温润季冻区中有:H 1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冻区,H 1a三江平原副区,H 2东北中部山前平原重冻 区,H 2a辽河平原冻融交替副区,I 3东北西部润干冻区,I 4海滦中冻区,I 4a冀北山地副区,I 4b旅大 丘陵副区,I 5鲁豫轻冻区,I 5a山东丘陵副区。

     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3.02-2。

    皿 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中有:皿1山西山地、盆地中冻区,皿1a雁北张宣副区,皿2陕北典型黄土高原 中冻区,皿2a楡林副区,皿3甘东黄土山地区,皿4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3.0.2.-3c

    IV东南湿热区中有:W 1长江下游平原润湿区,W 1a盐城副区,W 2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W 3长江 中游平原中湿区,V 4浙闽沿海山地中湿区,V 5江南丘陵过湿区,V 6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V 6a武夷副区, V 7华南沿海台风区,V 7a台湾山地副区,V 7b海南岛西部润干副区,V 7c南海诸岛副区, 区划的特征 与指标如表 3.0.2.-4。

    V 西南潮暖区中有:

    V 1秦巴山地润湿区,V 2四川盆地中湿区,V 2a雅安、乐山过湿副区,V 3二西、

    贵州山地过湿区,V 3a滇、南桂西润湿副区,V 4川、滇、黔高原干湿交替区,V 5滇西横断山地区,V 5a

    大理副区。

     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 3.0.2.-5。

    W西北干旱区中有:W 1内蒙草原中干区,W 1a河套副区,W 2绿洲——荒漠区,切3阿尔泰山地冻土 区,W4天山——界山山地区, W4a塔城副区, W4b伊黎河谷副区。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 3.02-6。

    VH青藏高寒区中有:% 1祁连——昆仑山地区,% 2柴达木荒漠区,% 3河源山原草甸区,% 4羌塘高原 冻土区,% 5川藏高山峡谷区,V 6藏南高山台地区,V 6a拉萨副区,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如表 3.02-7。

    第 3.0.3 条 三级区划的方法

    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地貌、水温和土质类型将二级 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类型单位的类型区别;另一种是继水热、地理和地貌等为标志将二级区进一步划分为若 干更低级区域的区域划分。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 3.0.2- PAGE #

    页眉内容

    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3.0. PAGE #-1

    页眉内容

    页眉内容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 数

    (K)

    年降水 量

    (mm)

    雨型

    多年平均 最大冻深

    (cm)

    最高月平 均地温

    「C)

    地下水 埋深

    (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

    度(m)

    土质和岩性

    11连续多年冻

    075~

    400~

    夏、秋雨

    〉300

    〈30

    1~3

    湿润丘陵、

    北部〈200

    棕粘性土,砂性

    重丘、低山

    南部200~

    十区

    1.00

    600

    和中山

    500

    土,粗粒岩

    I2岛状多年冻

    05~

    400~

    夏、秋雨

    230~「

    〈30

    1~3

    湿润重丘、

    200~500

    r粘性十和砂性

    十区

    1.00

    600

    300

    低山和中山

    土为主,粗粒岩

    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3.0.2-2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 数

    (K)

    年降水 量

    (mm)

    雨型

    多年平均 最大冻深

    (cm)

    最高月平 均地温

    (C)

    地下水 埋深

    (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度

    (m)

    土质和岩性

    n1东北东部山 地润湿冻区

    0.75~

    600~

    夏雨

    80~250

    V 30.0

    一般〉0 洼地,谷

    湿润重丘低 山为主,其

    大部为

    棕粘性土、 砂性十、粗

    1.50

    1200

    次为冲积平

    200~500

    地 1~1.5

    原和沼泽

    粒岩

    n 1a三江平原副

    0.75~

    600~

    夏雨

    150~200

    V 30.0

    V 1

    沼泽、平原

    除完达山外大

    内陆软土

    1.00

    800

    为主

    部分为平原

    n 2东北中部山

    0.25~

    400~

    夏雨

    120~240

    V 30.0

    一般〉3 谷地

    1~3

    冲积平原阶

    大部分为平原

    黑粘性土、

    前平原重冻区

    1.25

    600

    地或洪积扇

    内陆软土

    n 2a辽河平原冻

    0.75~

    600~

    一般

    冲积平原或

    大部分为平原

    冲积土和沿

    融交替副区

    1.25

    800

    夏雨

    80~120

    V 30.0

    1~2海

    滨V 1

    海边软土平 原

    海软土

    一般

    重丘、低山

    大部分为平原

    :粟粘性土冲

    n 3东北西部润

    0.50~

    200~

    夏雨

    100~240

    V 30.0

    冲积平原、

    或咼差为

    积土和砂砾

    干冻区

    0.75

    600

    1~3山

    前〉3

    阶地,并有

    200~500 的丘

    土,粗粒花

    沙地分布

    岗岩流纹岩

    一般

    1~4海

    大部分为冲

    n 4海滦中冻区

    0.50~

    400~

    夏、秋雨

    40~100

    30~32.5

    积平原,三

    大部分为平原

    冲积土和沿

    0.75

    800

    滨V 1

    角洲,海边 为软土平原

    海软土

    n 4a冀北山地副 区

    一般〉4

    湿润中山, 低山和重丘

    冲积土,粗

    0.75~

    1.00

    600~

    800

    夏、秋雨

    100~120

    V 30

    谷地

    200~500

    粒岩和细粒

    r r j

    2~4

    n 4b旅大丘陵副

    0.75~

    600~

    夏、秋雨

    60~80

    V 30

    > 3

    湿润丘陵

    微丘

    棕粘性土、

    1.00

    800

    粗粒岩

    n 5鲁豫轻冻区

    0.50~

    1.00

    600~

    800

    夏、秋雨

    10~40

    30~32.5

    一般

    2~3海

    冲击平原

    平原

    冲积土

    滨V 2

    n 5a山东丘陵副

    0.75~

    600~

    夏、秋雨

    30~50

    V 30

    一般〉3 谷地,海

    湿润丘陵、 重丘和低山

    V 200 或

    棕粘性土和 砂砾土粗粒

    1.25

    1000

    滨V 3

    局部为中山

    200~500

    岩和可溶岩

    名区 区副 级括 二倔

    ^系KK 湿^ 潮

    量} 水nm 曲(m

    ^7^ \1/ 平冻m 半尢 C

    平温

    月MC) 高射a 最土

    地下水 埋深

    (m)

    割m nJ z(\

    0.5~

    1.00

    "雨

    3-3 >1 般地

    山平 中积 润冲 湎机原

    地叫W

    山10加

    卜K>

    立口

    土粒岩 黄粗溶 和;可 黄状汁

    11区 m副

    ~ 5 5 7

    ? ? o O

    S雨

    3-3

    > 1 般地

    山平 中积 润冲 湿和原

    地叫W

    山10加

    卜 K>

    立口

    ;可 状汁 土粒岩 黄粗溶

    2高 m 土

    0.5~

    1.00

    S雨

    3 0 V>2 谷A 河塀

    、为 昴? 土 、 黄洽主

    O500

    0-5

    200 V O

    K<2 立日E 4k咅

    序 土土

    X

    八雨

    -

    黄土峁、 梁、塬为 主、局部 流砂

    K> 立口

    土砾 嶼砂 "七 黄状土

    土 黄 东 甘

    3区 m地

    5575

    0 0

    "雨

    3 0 v>2 谷A 河塀

    络主 土为 黄?

    00

    2

    V

    土区 "七一一 黄状为

    m4肛

    50-.00

    0 1

    、雨

    40

    5

    1

    -

    酬K和黄林分

    H Q原 紳00平

    酗T为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数

    (K)

    年降水量

    (mm)

    雨型

    最高月

    K值

    最大 月雨 期长 度

    最高月 平均地 温

    「C)

    地下水 埋深

    (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度

    (m)

    土质和岩 性

    IV 1长江下游

    1000~

    春雨

    2.0~

    2.5~

    30~

    一般

    1~2海

    海滨和内 陆为软土

    平原

    沿海软土

    平原润湿区

    1.00~1.50

    梅雨

    平原,冲积

    和内陆软

    1400

    3.0

    3.5

    35

    滨湖滨

    平原和三

    土、冲积土

    V 1

    角洲

    夏秋 雨

    一般

    海滨和内 陆为软土

    沿海软土

    V 1a盐城副区

    1.00~1.40

    930~

    1150

    1.8~

    2.2

    -

    31.5~

    32.8

    1~2海

    滨湖滨

    平原,冲积

    平原

    和内陆软

    平原和三

    土、冲积土

    V 1

    角洲

    冲积平原

    V 2江淮丘陵、

    1.00~1.50

    1000~

    夏秋

    1.5~

    3.0~

    30~

    一般〉3

    丘陵间

    阶地和湿 润丘陵,重

    大部为w 200

    或 200~500,

    黄棕粘性

    山地润湿区

    1600

    雨 梅雨

    2.5

    3.5

    35

    盆地

    丘与低丘

    局部为

    土、下蜀 土,粗粒岩

    1.5~2.0

    为主,局部 为中山

    5000~1000

    一般

    冲积平原

    冲积土和

    V3长江中游

    1200~

    春雨

    2.5~

    3.6~

    32.5~

    平原

    内陆软土,

    平原中湿区

    1.25~1.75

    1800

    梅雨

    4.0

    4.0

    35

    1~2湖

    滨V 1

    和内陆软 土平原

    局部为下 蜀土

    谷地

    1~3山

    湿润重丘 低山、局部

    红粘性十,

    V4浙闽沿海 山地中湿区

    1.00~2.00

    1400~

    2200

    台风 暴雨

    2.0~

    3.5

    3.0~

    4.5

    > 35

    大部为

    200~500

    局部为沿 海软土,粗

    岭〉5

    为中山

    粒岩

    V5江南丘陵

    1.5~2.25

    1400~

    梅雨 秋雨 伏旱

    3.5~

    4.0~

    25~

    谷地

    湿润丘陵 局部分布 有山地

    一般》200局

    红粘性土,

    过湿区

    2000

    5.0

    4.5

    32.5

    2~3

    部为 200~500

    细粒岩

    V6武夷南岭

    春、夏

    谷地

    湿润中山

    大部为

    红粘性土

    1400~

    3.0~

    3.5~

    30~

    粗粒岩、细

    山地过湿区

    1.5~2.25

    2000

    4.5

    4.5

    35

    2~3

    和低山重

    500~100 局部

    粒岩、可溶

    山岭〉5

    为》1000

    V 6a武夷副区

    1800~

    梅雨

    3.5~

    4.0~

    25~

    湿润中山

    红粘性土、

    1.75~2.25

    2600

    夏雨

    4.5

    5.0

    32.5

    > 5

    > 1000

    粗粒岩

    V7华南沿海 台风区

    夏雨

    一般〉3

    海滨V 1

    湿润丘陵 重丘、低

    平原或w 200

    砖红色粘

    0.75~2.0

    1600~

    2600

    和台 风暴 雨

    2.0~

    3.0

    2.5~

    4.5

    30~

    32.5

    山、沿海有 三角洲平 原

    局部为

    200~500

    性土、沿海 软土、粗粒 岩

    北部为红

    夏雨

    粘性土,南

    V 7a台湾山地

    1.50~2.75

    2000~

    和台

    > 3.0

    2.5~

    < 30

    > 3

    湿润中山

    500~1000或》

    部为砖红

    副区

    2800

    风暴

    3.0

    咼山地

    1000

    粘性土,细

    粒岩、粗粒

    V 7b海南岛西

    800~

    台风

    V 3.0

    V 3.0

    32.5~

    沿海为稀

    平原或V 200

    砖红色粘

    部润干副区

    0.50~0.75

    1600

    35.0

    1~3

    林草原阶 地

    性十

    V 7c南海诸岛

    1600~

    对流

    32.5~

    珊瑚岛

    平原

    砖红色粘

    副区

    2000

    雨台

    35

    性十

    风雨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数

    (K)

    年降水 量

    (mm)

    雨型

    最咼 月

    K值

    最大月 雨期长 度

    最高月平 均地温

    「C)

    地下水 埋深

    (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度

    (m)

    土质和岩 性

    V1秦巴山地

    埋深不

    湿润中山

    大部分为

    黄棕粘性

    1.00~

    800~

    夏、秋雨

    2.0~

    润湿区

    1.50

    1400

    3.0

    3.0~3.5

    25~32.5

    局部为咼 山

    500~1000,局

    部为V 200

    土,粗粒

    X-JU 2^亠 岩为王

    丘陵〉

    冲积平原

    大部为V 200

    紫粘性

    V2四川盆地

    1.25~

    1000~

    夏雨

    2.0~

    2谷地

    和湿润丘

    东南部为

    中湿区

    1.75

    1400

    秋雨

    3.0

    3.5~4.5

    30~32.5

    成都平

    陵,边缘为

    500~1000 西部

    土,细粒

    X-JU 2^亠 岩为王

    原1~2

    重丘,低山

    为平原

    V 2a雅安、乐

    1.75~

    1200~

    全年多

    3.0~

    4.0~5.5

    V 30

    湿润中山

    大部分

    紫粘性 土,细粒

    雨秋雨

    ——

    和丘陵盆

    山过湿副区

    2.75

    2200

    4.5

    500~1000

    岩、粗粒

    量多

    V3二西、贵

    湿热喀斯 特山地和

    大部分为

    红色石灰

    1.50~

    1000~

    全年多

    2.5~

    4.0~5.0

    20.0~32.5

    埋深不

    波状高原,

    200~500 局部

    岩、红粘

    州山地过湿 区

    2.00

    1400

    4.0

    湿润重丘、

    为V 200或

    性十、可

    低山和中 山

    500~1000

    溶岩

    V 3a滇南、桂

    1.00~

    1000~

    夏雨

    1.5~

    3.0~4.0

    25~30

    谷地

    湿热喀斯

    大部分为

    200~500 局部

    砖红粘性

    西润湿副区

    1.50

    1600

    秋雨

    3.0

    2~4山

    岭〉5

    特山地

    V 200 或

    500~1000

    土,可溶

    湿润中山

    或高山,湿

    西北部为

    红粘性 土,粗粒

    V4川、滇、

    黔高原干湿

    0.50~

    600~

    夏雨

    1.5~

    4.5~5.0

    25~30

    热喀斯特

    500~1000 中部

    交替区

    1.00

    1000

    秋雨

    2.5

    波状咼原,

    V 200南部为

    坝子分布 其间

    200~500

    V5滇西横断

    1.00~

    1200~

    夏雨

    2.0~

    5.0~12.0

    20~30

    湿润中山 和高山,有

    大部分〉1000

    南部为

    粗粒岩、 细粒岩、

    山地区

    2.00

    1600

    5.0

    坝子零星

    分布

    500~1000

    可溶岩

    V 5a大理副

    1.00~

    800~

    夏雨

    2.0~

    湿热中山

    大部分〉1000,

    砖红粘性 土、细粒

    1.50

    1800

    4.0

    4.0~5.5

    20~30

    和坝子

    南部为

    岩、粗粒

    500~1000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数

    (K)

    年降水 量

    (mm)

    雨型

    多年平均 最大冻深

    (cm)

    最高月平 均地温

    「C)

    地下水 埋深(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

    度(m)

    土质和岩 性

    W1内蒙草原 中干区

    0.25~

    0.50

    150~400

    夏雨

    140~240

    V 30

    般 2~4;

    谷地洼地

    1~2

    干旱残积平 原。丘陵、沙 漠局部分布 溶岩台地和 冲积平原

    大部为平

    原,或w 200

    粟粘性土 和砂砾 土,粗粒 岩

    W 1a河套副区

    V 0.25

    150~200

    夏雨

    100~140

    V 30

    V 1.5

    冲积平原

    平原

    粘性十和 砂性十

    W2绿洲一荒 漠区

    V 0.25 其 中塔里木 至甘西V

    0.05

    V 150 其中塔 里木至 甘西w

    50

    夏雨 或

    无雨

    V 100

    30~40

    绿洲w 3,荒 漠》5

    沙漠、岩漠、 砾漠、干旱残 积平原、盐碱 化湖积平原 和冲积平原

    大部分为平 原

    砂砾土和 粘性土为 主,局部 有黄土,

    粗粒岩为 主

    W 3阿尔泰山 地冻土区

    0.25~

    0.50

    200~400

    夏雨

    > 150

    V 30

    > 3

    高山

    > 1000

    粗粒岩

    W4天山一界 山山地区

    0.25~

    1.00

    200~600

    夏雨

    100~150

    w 30

    > 5

    高山和冰川 雪山,局部 有高寒砾漠

    500~1000或

    > 1000

    砂砾土和 粘性土为 主,局部 有黄土,

    粗粒岩为 主

    W 4a塔城副区

    0.25~

    0.50

    w 200

    夏雨

    w 100

    V 30

    3~5

    冲积平原和 山地

    平原或

    500~1000

    粘性土为 主,砂性 土和黄土 状土为

    次,粗粒

    X-JU 2^亠

    岩为王

    W 4b伊黎河谷 副区

    0.5~

    0.75

    200~400

    夏雨

    50~100

    > 30

    V 3

    冲积平原和 阶地或洪积 扇

    平原

    粘性十和 砂性十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 表 3.0.2-6

    页眉内容

    页眉内容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水热状态

    地表情况

    潮湿系数

    (K)

    年降水 量

    (mm)

    雨型

    多年平均 最大冻深

    (cm)

    最高月平 均地温

    「C)

    地下水 埋深(m)

    地貌类型

    地表切割深

    度(m)

    土质和岩 性

    VD 1祁连一昆 仑山地区

    0.25 ?

    0.50

    100?

    400

    夏雨

    ——

    V 30

    山地〉5,山 前洪积扇3

    —5.0

    高山和冰山 雪地

    > 100

    粗粒岩、

    细粒岩

    V 2柴达木荒 漠区

    V 0.25

    V 50

    夏雨或 无雨

    100 ?200

    ——

    西部荒漠

    3?5 ,东部

    盐沼W 3

    岩漠、盐碱化 湖冲积平原 南部边缘为 沙漠

    大部分为平 原

    砂砾土为 主,局部 为内陆软 土,细粒

    V 3河源山原 草甸区

    0.5 ?1.50

    200?

    600

    夏秋雨

    ——

    V 30

    一般》3,洼

    地V 1

    高寒山原、高 寒丘陵、台源 和沮洳地

    200?500或

    500?1000

    以粉性十 和变质岩 为主

    V 4羌塘咼原 冻土区

    V 0.50

    V 200

    夏秋雨

    有多年冻 土存在,北

    部呈连续 分布,南部

    呈岛状分 布(以安多 为界)

    V 30年平 均温度低

    于-4C

    冻结层上水 发育,在河 谷平原一般

    V 1.0米最

    高仅为

    0.2~0.3 米呈 片状连续分

    高寒丘陵、台 原和高山,局 部分部有砾 漠凹地,沼泽 湿地

    台源丘陵w

    200,山地为

    200?1000

    以细粒岩 可溶岩为

    V5川藏咼山 峡谷区

    0.75 ?

    1.50

    400?

    1000

    春雨

    夏雨

    ——

    V 30

    > 3

    高山和峡谷, 局部分布有 冰川、雪山

    > 1000

    以粉性十 和变质岩 为主

    V 6藏南咼山 台地区

    V 0.50

    200?

    600

    夏雨

    ——

    V 30

    阶地3?5

    高山、冰川和 雪山、台地和 冲积平原

    谷地或〉

    1000

    粗粒岩和 细粒岩, 河谷为砂 砾土

    V 6a拉萨副区

    0.25 ?

    0.75

    400左

    夏雨

    ——

    V 30

    > 3

    高山,冰川和 雪山、台地和 冲积平原

    谷地或〉

    1000

    粗粒岩和 细粒岩, 河谷为砂

    砾土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页眉内容

    页眉内容

    附录一 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附表1

    代 号

    一级区 名称

    公路工程的自然条件特点

    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

    I

    北部多 年

    冻土区

    纬度高、气温低,为我国唯一的水平多年冻 土区,多年冻土层夏季上部融化为无法下渗 的层上水,降低土基强度。秋季层上水由上 至下冻结,形成冻结层之间的承压水。冬季 产生冻胀,夏季有热融发生

    路面设计的重要原则是维持其冻稳性,保护冻土上限不致下降, 以防路基热融沉陷,导致路面破坏。在路基设计中是宁填勿挖。

     原地面植被不应破坏,露地土质应为冻稳性良好的土或砂砾,必 须采用路堑时,应有保证边坡和基层稳定的措施。沥青面层因导 热系数高,应相应抬高路基。结构组合中入设砂砾垫层,只能按 蓄水不能按排水设计

    n

    东部湿 润季冻 区

    是我国主要的季节冻土区,冻结程度及其对 路基的影响自北至南一般逐渐减小。除黑粘 性土,软土和粉土外,土基强度较好。主要 矛盾是冬季冻胀,春季翻浆,形成明显的不 利季节。夏季水毁和泥石流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局部低山公路修建 条件不困难

    路基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中,应使路基填土高度符合要求,结合当 地自然条件,应采取隔温、排水、阻断毛细水上升,以防止冻胀 翻浆。利用水温性冻稳性好的材料做路面的基层,在水文土质不 良的路段,可设置排水垫层,促进水排出,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 度

    黄土高 原干湿 过渡区

    为东部温润季冻区向西北干旱区和西南潮暖 区的过渡区,以集中分布黄土和黄土状土为 其主要特点,地下水位深,土基强度较好, 边坡能直立稳定。公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粉 质大孔性黄土的冲蚀和与遇水湿陷。因为湿 度较低,翻浆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显著减轻, 新构造活跃的西部地震较少,病害较多

    路面结构组合的特点,是必须选择不透水的面层或上封闭层。以 防止雨水下渗造成黄土湿陷。潮湿地段应注意排水以保护路基。

     对路肩横坡的设计应使水迅速排出。掺灰类结构物层是稳定的路 面基层结构。在石料基层下增设砂砾底基层,亦为本区常用

    IV

    东南湿

    热区

    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春、夏东南季风造成 的梅雨和夏雨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季 节。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多,由地表径流排走 影响相对较小。低温较高,易引起沥青路面 泛油。加大水泥路面翘曲应力。地形以丘陵、 平原为主,公路通过条件尚好

    为减轻沥青路面在热季泛油和雨季粘聚力降低,沥青材料宜选用 较高的标号,保证其垫层的稳定性。渣油路面应提高抗滑性能并 注意封闭表面,以提高公路的水温性。在路基设计中,应加强公 路的排水系统。水稻田、软土和潮湿路段的路段应进行处理,或 选用低塑砂砾料或泥灰结碎石做底基层或垫层

    V

    西南潮

    暖区

    为东南湿热区向青藏高寒区的过渡区。一些 地区因同时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雨期 较长。加之地势较咼,蒸发较少,渗透较大, 故土基较湿,湿质路基和部分干湿季节分明 的地区,土基强度较咼,本区为我国岩溶集 中分布地区。北部和西部新构造强烈,不久 地形咼差大、地震病害亦多。

    路基路面结构组合,首要任务是保证其湿稳性。个别干热河谷中, 也应注意其干稳性,过湿地去为保证道路强度,断面一般宜采用 路堤,并使边坡符合要求。本区土质多系碳酸盐类岩石风化形成。

     结构稳定,强度较好,山地多石料丰富,有利于在设计中就地取 材。岩溶地区应在详细地质勘测基础上进行设计,以保证公路整 体稳定性。

    西北干

    旱区

    由于气候干、旱,土基强度和道路水文状况 均佳,筑路砂石材料较多,中级路面搓板松 散,扬尘为主要病害,高山区有风雪流危害。

     灌区和绿区有冻胀翻浆,山区公路通过垂直 自然带,选线和修筑均较复杂

    路基路面的特殊要求是保证其干稳性。由于干旱,大部分白色路 面搓板严重,许多地区缺粘土和水。改建沥青路面为主要解决办 法。绿洲灌区地下水位高,冻融翻浆严重,结构层应充分利用就 近所产的砂砾、石料进行处理。道路设计中还应注意风蚀和沙埋 的防治

    VD

    青藏高

    寒区

    全区为海拔咼,气温低的咼寒咼原,给公路 建设带来特殊的问题,分布有高原多年冻土、 泥石流、沮洳地和现代冰川。东南部由于新 构造运动活跃和地形破碎,地震强烈,公路 自然病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极严重。

     公路通过条件困难,尤其是 4000m以上的高 山地区更甚

    结构设计应针对自然条件和工程病害,采取措施保证路基的整体 稳定性,全区除高原冻土地带应维持其冻稳性外,大部分公路路 基低,路面多由养护形成,一般用砂砾结构,材料和强度可满足 要求。交通量大时应敷设沥青路面。由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照 射强,沥青老化快,且施工季节短,故施工应米取措施。柴达木 盆地气候较干旱,氯化盐可做筑路材料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Et的计算

    衡量气候、热量、水分状况的综合指标是年降水量 R (mm)与年蒸发量Z(mm)的比值,这一比值称

    为潮湿系数K:

    K需 (附2-1)

    式中 R 年降水量(mm);

    Z 年蒸发量(mm)。

    年蒸发量Z无法直接测定,必须采用有关参数,换算成蒸发力(可能的蒸发量)Et。实际上K值系以E" 代Z计算而来。

    计算蒸发力的公式中,对比世界上现有的 Et公式,我们认为,H?L彭曼公式考虑了辐射平衡、日照百分 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下垫面反射率、降水量、太阳总辐射等八项参数,是一个半推导、半经验的公 式,应用到我国公路自然区划中效果较好。

    1948年H ? L彭曼提出了计算蒸发力的公式:

    Et =F (附 2-2)

    式中 F――季节系数,11~12月为0.60, 5~8月为0.8,其余各月为0.70;

    Eo——水面蒸发量,由下式求得

    —H E

    Eo 二 (mm) (附 2-3)

    A

    1 —

    r

    式中 △——饱和水汽压曲线在气温为Ta处的斜率, 邑(^646)-3.927),其中t为各月平均温度C,

    273+t 273+t

    为实际水汽压,它随温度Ta变化,在计算中由气象常用表①中查得;

    R干湿球湿度公式中的常数,r=0.486

    Ea ――为空气干燥率,由下式求得

    -0.35(153.7V2

    -0.35(1

    53.7V2

    100

    )(ea 一 ed )

    (附 2-4)

    式中 V――为2m高的月平均风速,单位m/s。而我国气象资料资料所测的风速为10m高,故应将(附2-4) 式改为(附2-5)式;

    ea -ed ――为饱和差,ea-ed = ea(1-RH%) , RH为相对湿度,ea和RH均可用气象常用表中查得。但ea的 单位为毫巴,应换算 为毫米,即1mb=0.75mm。

    丄 53.7汇0.723乂0 /叫 c

    Ea =0.35(1 卫)6弋) (附 2-5)

    100

    其中 V10 ――为10m高月平均风速,由气象常用资料中查得;

    H――为地面辐射平衡值,由下式计算

    (附 2-6)(1mm蒸发量=247 J cm2

    (附 2-6)

    (1mm蒸发量=247 J cm2),计算

    TOC \o "1-5" \h \z n 4 — n

    二 Ra(1 - )(0.18 0.55 )「.Ta (0.56 一 0.092 ed (0.10 0.90 )

    N N

    其中 Rt ——太阳入射辐射值(J cm2);

    Rb——地面射出辐射值(J cm2);

    Ra ――大气完全透明时,单位面积地面上所受到的太阳总辐射量

    时可由附图一查得;

    ――下垫面反射率,计算时采用水面反射率为 0.05;

    日照反射率,由《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查得;

    曲――气温为Ta时黑体辐射值(Ta为绝对湿度273+t)。6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为0.825如0-10

    注 ①Rb在具体计算时,由于各单位的换算,需乘以 24.4倍的系数;

    ②Rad -)由于单位换算关系,在计算中应除以 247( 1mm蒸发量=247J cm2)

    1962年H ? L彭曼公式为能在世界各地普遍应用, 又提出一个修正公式,即将原式的反映水面反射率的 改为草地反射率,从而去掉了季节修正系数(F),但从计算结果看仍不如H ? L彭曼原式更能符合我国实际 情况。

    ①气象常用表记于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一书中。

    附录三 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一) 北部多年冻土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1连续多 年冻土区

    冻胀、雪害、冰锥、冰丘、 涎流冰、翻浆等

    路面结构应米用保温的措施,防止夏季冻土融化,降低土基强度,以及防止秋季冻结 水溢地面形成延流冰。另外,选线时应考虑冬季雪害影响

    I 2岛状多 年冻土区

    冻胀、翻浆、雪害、冰锥、 冰丘、涎流冰等

    除冰冻地区公路工程特点以外,在季节冰冻区还要考虑翻浆问题,公路选线、修建和 养护条件比较复杂

    (二) 东部温润季冻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n1东北东部 山地湿润冻区

    雪害、冻胀、翻浆、水 毁

    冬季雪害、夏季水毁均为公路交通的威胁,火成岩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好,但基岩强 烈风化影响公路边坡稳定

    n 1a三江平原 副区

    冻胀、翻浆、雪害

    软土和沼泽分布广泛,路基易沉,稳定性差,冻胀翻浆严重

    n 2东北中部 山前平原重冻 区

    冻胀、翻浆

    冬季降温较快,水分易积聚,春季升温较慢,化冻亦慢,水分不易下渗,故翻浆期长。

     黑粘土含水量大,强度低

    n 2a辽河平原 冻融交替副区

    冻胀、翻浆、水毁

    冬季降温较快,水分易积聚期长,春季升温快,化冻时间短,冻融交替多,故翻浆最 为严重。线形条件好。沿海软土地区除翻浆外,雨季路基强度低,造成泥泞

    n 3东北西部 润干区

    翻浆,盐碱、风砂、泥 石流

    因水分来源较缺,冻融冋题不如同纬度地区突出。粟粘性土地区公路修建条件较好, 但西部分布有风成沙丘,造成工程困难。西部局部地区路基易沉陷

    n4海滦中冻 区

    冻胀、翻浆、水毁、地

    秋雨期内路基中水分增加,春季升温快,翻浆时间短。平原地区沿海和内陆软土分布 广,路基强度低,筑路石料缺乏,山前地区夏季水毁病害多

    n 4a冀北山地 副区

    地震、泥石流、水毁、 潜流、冻胀、延流冰

    路基强度高,筑路材料丰,但有山洪泥石流,燕山一带为强震区,病害较重,加之地 形较崎岖,路线通过受限制

    n 4b旅大丘陵 副区

    水毁

    冻深较浅,排水条件好,故冻融翻浆较轻,土基强度高。选线容易,但有较轻水毁

    n 5鲁豫清冻 区

    泥泞、水毁,鲁西南有 地震

    局部路段有轻微翻浆,公路修建条件有利,但通过河漫滩和凹地常遭淹没;暴雨时期 影响公路畅通

    n 5a山地丘陵 副区

    水毁、泥石流、个别地 区有地震

    路基强度较高,筑路材料丰富,地势虽复杂,但路线由宽广河谷通过山洪对公路有一 定的影响

    (三) 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川1山西山 地、盆地中冻 区

    翻浆、冲沟、泥石流

    河谷盆地有次生黄土分布,边坡稳定不如典型黄土。春季公路翻浆,山区有山洪、泥 石流等病害

    川1a雁北张 宣副区

    翻浆、泥石流、水毁

    公路冬季有冻胀,春季翻浆相当严重,是公路主要病害。石灰岩分布广,筑路材料较 多

    川2陕北典型 黄土高原中冻 区

    冲沟、湿陷、黄土溶洞

    有典型原、梁、峁地貌。除塬、梁外,路线坡陡,弯道半径小,但黄土具有直立不坠 的特性。一般路基强度较高,但雨水易造成路基冲蚀和湿陷

    川2a楡林副区

    冲沟、湿陷、风砂、翻 浆

    除具有典型黄土区的公路工程特点外, 风或沙侵袭对公路修建营运有影响, 春季翻浆 易较严重。但沙黄土分布区,边坡不能直立

    川3甘东黄土 山地区

    冲沟、湿陷、滑坡、泥 石流、地震

    黄土砂性较重,且处于强震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影响较大,边坡稳定性较差

    川4黄渭间山 地、盆地轻冻 区

    冲沟、湿陷、局部地区 有泥石流

    次生黄土分布广,有黄土梁分布其间,盆地地下水位较咼。路基强度较低。有冲沟, 湿陷等病害

    (四) 东南湿热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IV 1长江下游 平原润湿区

    泥泞、湿地和软土病害

    软土和稻田分布广泛,路基水文条件差,不利季节时连续阴雨更是严重,河网化地区 过水结构物多。建筑砂石料亦缺之

    V 1a盐城副区

    泥泞、湿地和软土病害

    软土和稻田分布广泛,路基水文条件差,不利季节时连续阴雨更是严重,河网化地区 过水结构物多。建筑砂石料亦缺之

    V 2江淮丘陵、 山地润湿区

    水毁、滑坡

    路基条件好。黄棕色粘性土及下蜀粘土强度均高,但开挖边坡往往形成滑坡。路线由 山地通过时较困难,标准不宜过高

    V 3长江中游 平原中湿区

    泥泞、冲涮、路基强度 较低

    河湖港汊较多。在河湖冲积平原,软土分布广,不利季节路基强度低,路面泥泞。围 湖区委近期形成的粉砂软土,强度最低

    V4浙闽沿海 山地中湿区

    台风、水毁局部有泥石 流和软土

    个别条件公路修建条件不利,标准不宜过高。除沿海局部地区外,路基强度较高。台 风雨影响大,山区公路水毁严重。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在本区尤为重要

    V 5江南丘陵 过湿区

    水毁为主,其次崩塌、 土流

    连续阴雨多,公路的不利季节为4~6月,公路由宽广的丘陵间河谷阶地通过条件不太 困难。砂岩风化后的砂屑,粘结力较低,影响路基强度。夏季地温高。沥青路面强度 反而低。公路应加强排水系统设计。

    V 6武夷南岭 山地过湿区

    滑坡、崩塌、溶洞、水 毁

    不利季节水分充足,气温较低。红粘性土和红砂岩分布地区路基强度低、山地易形成 滑坡,并有水毁,西部岩溶严重,南部有土洞,对公路路基稳定和选线有影响

    V 6a武夷副区

    崩塌、滑坡

    花岗岩分布广,路基稳定,筑路材料丰富。但强烈风化地区崩塌严重,越岭线石方工 程量大,标准受限制

    V7华南沿海 台风区

    台风、水毁、塌方

    在砖红粘性土,花岗岩分布地区,路基强度高,但化学风化强烈。夏季台风雨造成水 毁。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广泛,河系发育,路基强度低,公路应加强排水

    V 7a台湾山地 副区

    台风、水毁、泥石流、 地震

    山地南北纵列,东西向交通受阻,且为强震区,影响路基稳定性,夏季台风造成水毁

    V 7b海南岛西 部润干副区

    中级路面松散扬尘

    雨影区地带潮湿系数在0.75以下,为南方罕见的干燥地区,中级路面易松散,扬尘。

     地温高,沥青路面易软化

    V 7c南海诸岛 副区

    台风海水进退

    (五) 西南潮暖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V1秦巴山地 润湿区

    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震

    地势高差大,路线多沿河谷蜿蜒通过,展线困难。越岭线更为困难,土石方工程量亦 大,路线标准不宜过高。路基强度高,路面材料丰富,除地震外,各种病害经常发生

    V2四川盆地 中湿区

    泥泞、滑坡、泥流

    一般紫粘性土地区,路基强度中等。成都粘土地区,因土质粉粒含量高,缺之粘合剂, 路堑边坡往往造成开裂滑坍,虽日降水量小,但持续期长,渗透量大,路基强度低, 河谷线和越岭线通过条件均较易。但公路用地也与农业有矛盾,雨中中级路面泥泞

    V 2a雅安、乐 山过湿副区

    泥泞、滑坡、崩塌

    全年多雨,秋雨更是连绵不断,严重影响路基强度,粘性土地区,雨季泥泞,路面材 料不缺乏,路线标准不宜过高

    V 3三西、贵 州山地过湿区

    岩溶、山洪、泥石流、 滑塌

    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土洞不仅影响路基稳定,对其他结构物潜在危害更大,降水持 续期亦长,渗透大,造成路基过湿。地形为破碎高原和山地,高差起伏大,路线通过 条件较困难,工程标准不宜过高,如要求线型顺直,不仅土石方工程量大,在穿越深 沟高谷时,桥涵工程量亦将增大很多

    V 3a滇、南桂 西润湿副区

    岩溶、土洞、地震

    砖红粘性土强度高,但石灰岩分布区有岩溶、土洞等工程病害,山地路线通过需要展 线,路线标准不且过咼,但路面材料丰富,取材较易

    V 4川、滇、

    黔高原干湿交 替区

    滑坡、水毁、泥石流、

    地震

    干湿季节分明,湿季能保证路基强度,干季中级路面易出现松散、扬尘病害,特别是 一些背风坝子,公路得过干现象严重。北部为我国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影 响公路的修建和使用。但路面材料不缺乏,路线标准不宜过高

    V5滇西横断 山地区

    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震

    地势高差悬殊,山系南北纵列,东西路线通过困难,暴雨多,地震病害大,滑塌泥石 流相当严重,本区又是全国降雨最连续地区,暴雨有时影响车辆正常通过。路面材料 不缺乏,山岭与谷地干湿悬殊

    V 5a大理副区

    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震

    与主区类似,但降雨连续性较差,高差较小。南部河谷较宽敞,但热带密林多,影响 路线勘测工作

    (六) 西北干旱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W1内蒙草原 中干区

    东北部积雪阻车,大青 山南翻浆,西部风砂、 盐碱

    公路路基稳定。大青山以北以东地区,雪害影响大,呼和浩特市、包头、集宁一带冻 胀翻浆较重。鄂尔多斯地区多流砂和半固定砂丘,路基稳定性差。除大青山附近外, 其他地区筑路材料较缺乏。路线通过不困难、用地问题不大,标准可以提高

    W 1a河套副区

    翻浆、泥泞

    地下水位高,浸湿路基,造成不利,灌溉渠系发达,秋灌时对路基强度影响大,造成 春季翻浆路基设计应注意填高要求和填土的湿度影响

    W 2绿洲一荒 漠区

    风砂、盐碱、翻浆、扬 尘

    为我国风成砂主要分布区,危害甚大。河西走廊和准噶尔潮湿系数在 0.25以下,塔

    里木和甘西地区在0.05以下,路基干燥,流砂地面易造成车辙下陷。公路通过绿洲 时,地下水位高,易造成路基松软和翻浆。路线通过较易,用地问题不大,标准可适 当提高

    W 3阿尔泰山 地冻土区

    雪害、冻胀

    分布有岛状和连续的多年冻土 和季节冻土,需米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冬季雪害,影

    响车辆通行

    W 4天山一界 山山地区

    现代冰川、风害、雪害、 泥石流

    地势咼峻,气候具有垂直差异性,隘口峡谷较多,公路由隘口通过,但隘口多为风口, 影响行车。高山有现代冰川,冬季风吹雪堵塞公路

    W 4a塔城副区

    翻浆、雪害

    河谷灌区冻胀翻浆较重,冬季雪害较严重

    W 4b伊犁河谷 副区

    翻浆、扬尘

    灌区地下水位高,路基稳定性差。春季易翻浆。草原地区路线通过条件良好

    (七) 青藏高寒区中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二级区名

    (包括副区)

    主要自然病害

    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VD 1祁连 昆

    仑山地区

    现代冰川、泥石流、地

    高山属多年冻土区,有现代冰川和风吹雪及其它病害,南北越岭线通过条件困难

    V 2柴达木荒漠 区

    风沙、盐碱、盐盖

    气候干旱,路基强度高。碱湖分布广泛,含氯化盐的盐块可作路面材料

    V3河源山原草 甸区

    雪害、冻胀、热溶、热 溶湖、塘、冰锥、冰丘、 泥石流

    有岛状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沮洳地分布,与冰冻和热融有关的病害普遍。除路基路 面结构设计不应破坏冻土上的覆盖层外,其取土距离,也应离路堤坡脚至少 10m以

    夕卜,湿草地不利于公路通过,公路修建和营运费用较高

    V4羌塘咼原冻 十区

    现代冰川、雪害、冻胀

    多年冻土是公路修建中的主要问题,要注意防治热溶滑坍、泥流、沉陷、公路翻浆及 冻胀。除取土限制同V 3,区外,本区高原上气压低,气候严寒,在纵坡设计应尽量 采用小于5%以下坡度为宜,以免公路修建营运均带来较大困难,费用较高

    V5川藏咼山峡 谷区

    海拔4000m以上冻胀、 雪害软土沉陷、4000m 以下泥石流、崩塌、地 震

    地形切割深度大,为强震区,潮湿系数在 1.0以上,且有暴雨,是我国公路自然病害

    最严重地区,暴雨和冰川型泥石流、塌方、雪崩都对公路修建养护带来危害,东西向 越岭线土石方工程量大

    V6藏南咼山台 地区

    现代冰川、雪害、崩塌、 泥石流、地震

    高山地区出隘口外,路线通过条件困难,有哦现代冰川、雪崩、泥石流等病害,中间 的高台地路线通过条件较好。西部地区因干燥,有风砂,有时妨碍行车

    V 6a拉萨副区

    现代冰川、雪害、崩塌、 泥石流、地震

    较湿润,路基排水条件尚好,但山区病害严重,路面材料不缺乏。路线标准可适当提 高,公路用地问题不大

    相关热词搜索: 公路 区划 公路 自然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