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总结 > 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教案设计x

    时间:2020-11-18 16:37:4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习作指导方案

    “写观察日记”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学写连续性的观察日记,将自

    己连续观察的所得用多则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习作的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把观察

    对象的变化,观察的经过,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等写清楚,把观察时发现的

    新奇之处和有变化之处写具体,同时表达出自己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新的所得、所

    感以及进行观察时的无限乐趣。

    教学目标

    1.借助观察,记录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重点)

    2.流畅表达,清楚准确地写出事物的新奇之处和有变化之处,写出自己观察

    时的真实想法。(重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泡了不同时间的绿豆,以及图片。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植物等进行连续观察,用文字、图画、

    照片等记录观察所得。带着自己观察的事物的图片或实物进入课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茅盾的名言:“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

    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学生自由诵读并交流感受。)

    2.过渡: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最近你

    观察了哪些事物?在观察中你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呢?

    设计意图:借助名言,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观察

    生活的实践活动中。

    二、互动交流,自由分享

    1.小组内交流:

    (1)说清楚自己最近观察的事物和自己的发现。

    (2)观察同一事物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观察所得。

    2.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

    (1)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后,我仔细观察了我家小院里的牵

    牛花的生长情况。我发现它的茎是缠绕着向上攀爬的,没几天就会向上爬一大截,

    而且牵牛花总是早晨开放,在绿叶缝中探出小脑袋,吹起一只只可爱的小喇叭,

    到了中午,花儿就全合上了。

    (2)我到乡下姥姥家玩,发现姥姥家的屋檐下有一对燕子在衔泥筑巢。以前

    曾听姥姥讲过燕子衔泥筑巢的艰辛,这回我算是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首先,燕

    子在屋檐下选择了一个角落,然后两只燕子飞走了,过了一会儿,这两只燕子陆

    续衔来潮湿的泥土,我猜想它们是到小河边或到水洼边衔来的潮湿的泥土,还在

    嘴里咀嚼后粘在房檐上,再把选用的茅草沾到潮湿的泥土上,这样重复衔泥土、

    叼茅草,继续往上粘,直至收口。我持续观察了差不多有三四天的时间,这对燕

    子垒的巢终于竣工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了!

    (3)一个月前,我和爸爸在花市上买了一株茉莉花苗。一到家,我就小心地

    把花苗栽到花盆中。每天给它浇水,并记录它的生长情况。前天早上,我发现花

    蕾竟然绽放了。那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花香溢满了整个屋子。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把学生带入观察的世界。在互动中,分享观察所

    得,交换观察感受。

    三、明确要求,指导方法

    1.过渡: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

    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

    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观察日记的形式整理并记录自己的收获

    呢?

    2.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比安基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比安

    基的观察日记有什么特点?

    3.小结: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

    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4.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绿豆浸泡不同天数后的照片?(同时发给每个学生浸泡不

    同天数的绿豆的实物?),以及对应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怎样写

    好观察日记。

    9?月?1?日 星期五 晴

    豆子长胖了

    小豆子饱胀起来了,像吃了“增胖剂”的小胖

    子一样,摸上去软了许多。一些小绿豆的豆壳上裂

    开了一条小缝,露出雪白的身体,像一个个咧开嘴

    巴、露出白牙齿的小娃娃。

    9?月?2?日 星期六 晴

    豆子长尾巴了

    中午,有些绿豆已经脱下绿色的外套,换上一身

    雪白的衣裳。它们的“小尾巴”比早晨更长了,有?2

    厘米左右了,看上去就像小象的鼻子。把杯子摇一摇,

    再一看,就像小蝌蚪在水里嬉戏。芽瓣是嫩黄色的,

    豆壳挂在芽瓣边,像一顶漂亮的帽子戴在头上,真可爱。那粗壮的豆芽白白净净

    的,似乎一碰就会流出水来。

    9?月?7?日 星期四 阴

    豆子长胡子了

    嫩芽撑开了它的衣服,它的小手已经有?3

    厘米长了,我慢慢地拿出几个绿豆仔细端详,

    在绿豆上面破了一个小口,豆芽就是从这里长

    出来的,长出的豆芽细细的,千姿百态,有的

    弯弯的,有的呈螺旋形,还有的像小姑娘的头

    发,真是有趣!我把它横过来看,像一个张开着的嘴,好像在说:“我长大了。”

    不仅长大了,那细长白嫩的豆芽竟然长胡子了!

    5.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预设:

    (1)观察要细致入微,准确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观察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听。

    (3)不仅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还要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

    情。

    (4)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还可以附上图片和照片。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范例和教师泡豆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写观察日记的要点。

    四、落实方法,整理完善

    1.完善记录: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方法整理自己的课前观察记录,尝试着运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2.补充观察:学生可以拿出自己观察的事物或者事物的照片,再次观察,注

    意眼、耳、口、鼻、手等多感官的配合。一边观察,一边补充观察记录。

    3.拟定题目:可以直接用《观察日记*则》为题,其中的*表示具体数量。如

    《养蚕日记二则》《水仙观察日记三则》等。每则日记还可单独拟一个小标题,

    比如,对生活中常见的小蚂蚁进行仔细观察后写下《蚂蚁观察日记三则》,就可

    以依次给每则日记加上“筑巢”“搬家”“捕食”的小标题了。

    4.补充观察时间,形成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课前的观察准备,把作文指导的重点落实在细致观察和

    准确表达上,提升作文指导力。

    五、多元互动,互评互改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观察日记,重点结合“细致观

    察”“准确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自己写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事物的变化,

    表达是否准确。

    3.回到家,再次观察自己选择的事物,根据新的变化和新的发现修改自己的

    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观察日记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次观察日记的指导不是观察

    日记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后续的观察与记录中,提

    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范文引路

    观察日记三则

    2?月?27?日 星期一 晴

    种下蒜(suàn)头

    今天,妈妈买来两头大蒜让我种。

    我看着白白的小球似的大蒜说:“圆滚滚的,叫我怎么种啊?”妈妈笑着说:

    “傻孩子,你把它们的外衣脱去就明白了。”①我剥去大蒜的外衣一看,原来,

    它是由?11?个“兄弟”组成的。浅白色的皮肤,肩挨着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好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我挑了两个“个头儿”大的种上,再向用杯子做成的透明的“花盆”里浇上

    一点儿水,最后我对大蒜说:“天气渐渐暖和了,你们快快发芽吧!”②

    3?月?5?日 星期一 阴

    大蒜发芽

    放学回到家,我马上去阳台看大蒜。

    啊,大蒜已经发芽啦!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好像刚出生的

    小宝宝,可爱极了!忽然,我看见透明的“花盆”里的泥土

    里有些白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蒜长出了根,白白

    的,一缕一缕的,像是老爷爷的白胡须。③

    3?月?11?日 星期日 晴

    长出叶子

    大蒜长出了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大蒜叶里又长

    出一片小蒜叶,好像袋鼠妈妈袋子里的小宝宝。再看根部,“白胡须”已经很长

    了,好像要把“花盆”的底部顶破似的。④啊,大蒜长大了,我的知识也增多了。

    明天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去,让同学们也了解它。

    行文写法赏析

    ?描写了人物的语言,使日记更加真实生动。

    ?小作者的话语中,充满了希望——快快发芽吧!

    ?对大蒜发芽的样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中能体会到小作者兴奋不已的心

    情。

    ?观察细致,在描写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总评:1.从种子种下到发芽长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小作者将观察日记

    分成了“观察日记三则”,这样思路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2.由于大蒜是小作

    者亲自种下的,所以每一次观察、每一个变化小作者都是兴致勃勃的。3.日记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得大蒜的每个生长过程都显得非常可爱。

    教学反思

    没有观察就没有所得。课上,教师努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

    去感悟,真真正正地投入到观察实践中。

    一、以“绿豆”为媒,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泡过不同天数的绿豆”——

    是教者为学生选择的观察的事物。常常被学生忽略掉的小事物恰恰是观察写作的

    最好“道具”,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连续观察活动,通过几篇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

    让学生从小小的绿豆中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事物、

    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二、以“训练”为核心,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是写作的基本功。如何

    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

    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教者在教学中采用“全方位感知训练”,让

    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

    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补充对事物的观察,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

    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

    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已不再是难事。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相关热词搜索: 方案 习作 上册 四年级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