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动员大会 > 正文

    新生儿病室工作新规制度

    时间:2020-10-28 12:44:5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

    TOC \o "1-3" \h \z \u 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 1

    新生儿病室安全管理制度 4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6

    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 9

    设备管理制度 11

    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12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方法 14

    新生儿病室质量标准 16

    新生儿室探视要求 17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 18

    新生儿抢救制度 19

    新生儿洗澡制度 20

    新生儿保暖制度 21

    红臀、褥疮护理管理制度 22

    暖箱、光疗箱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23

    辐射保暖台使用制度 24

    监护仪使用制度 25

    静脉营养输入制度 26

    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和步骤 27

    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需更换工作衣、穿拖鞋、戴帽及口罩。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并常常保持手清洁。非本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2.本科室工作人员每十二个月进行一次传染病原携带检验,阳性菌(毒)者应临时调离直接接触婴儿工作岗位,转阴后方可回原工作岗位。

    3.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无尘、整齐、布局合理,清污区域及路线分开。每七天做大清洁一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拖布分开使用、放置。

    4.新生儿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二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55—65%为宜。

    5.新生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要求时间换洗,发觉显著污渍时应立即更换。污染衣、被等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6.有医学指征喂养婴儿,其用具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用具应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7.母婴分离婴儿实施按需哺乳,激励母亲亲自来院哺乳或提供母乳。指导家眷正确釆集母乳,搜集母乳后标明床号、姓名、釆集时间,储存于冰箱内。

    8.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须经消毒后方能使用。用后小毛巾应直接放入含消毒液容器内。使用一次性尿布应放入双层塑料袋内集中处理,预防污染环境。

    9.婴儿澡盆一人一盆套。新生儿沐浴室地面及沐浴用具每日进行消毒。水龙头开关、水槽分别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刷洗。

    10.体温计一人一根,听诊器一人一具。心电监护传感器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氧气导管、湿化瓶每七天消毒一次,湿化瓶、氧气头罩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备用。

    11.新生儿诊疗室桌面、暖箱、光疗箱内外每日用含氣消毒剂擦拭,婴儿出光疗箱、暖箱后立即进行终末处理。

    12.消毒瓶每七天更换二次,清洁后高压灭菌。全部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每日测试消毒液浓度,不够者立即添加消毒片。

    13.新生儿腕带上需标明姓名(或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方便识别。

    14.严密观察新生儿通常情况,有异常改变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不得延误。

    15.每次交班除书面汇报外要做口头交班、巡视婴儿逐一交班。重危婴儿应将特殊病情改变统计在护理观察统计单上,一切用具应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16.凡新生儿腹泻、严重新生儿脓泡疮、化脓性脑膜炎严禁进入新生儿病室。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发觉有腹泻、脓疮等传染性疾病者,立即隔离,立即转出新生儿病室,并立即对新生儿病室进行消毒处理。

    17.新生儿病室内物品不得外借,器械、药品应固定专用。珍贵仪器应有专员负责管理并有使用统计。

    18.新生儿出院时应仔细做好查对工作,沐浴更衣后方可出院。出院病床单元做终末大消毒。

    19.每个月对新生儿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采样作细菌总数及沙门氏菌监测。

    20.护理人员严格根据各项制度要求工作。

    新生儿病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用多种形式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自觉避开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2.工作人员不得私自离开病房,如离开须有其它医护人员值守。

    3.新生儿室人员配置合理,定时参与新生儿专业知识培训。

    4.限制人员流动,除新生儿室及儿科工作人员外,尽可能降低其它人员在新生儿室流动。

    5.新生儿室人员应含有高度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严格根据特级护理要求严密观察病情改变,并善于从细微异常表现中分析出病情进展。

    6.新生儿室医务人员须经严格专业培训和含有一定临床经验人员担任。

    7.床护百分比达标,护士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技术,熟悉新生儿抢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8.重视继续教育,全方面提升护士专业知识素养,提升护士在工作中怎样主动、细致地规避多种护理风险。

    9.重视医护人员手清洁和消毒。

    二.患儿管理

    1.100%实施腕带管理,做好身份确定制度严格实施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安全。

    2.患儿洗澡时,使用安全抱护姿势,严格测量水温(38—40℃),预防患儿滑落,危重患儿避免洗澡,可擦澡。

    3.外出检验时有医护人员陪同,注意保暖。

    4.医务人员须剪短指甲,不得佩戴戒指等首饰,以防误伤患儿。

    5.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新生儿、有多重耐药感染新生儿采取隔离方法并作标识。

    6.严格探视制度,患传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室探视。

    7.多种诊疗护理结束时应认真检验勿将医疗废物等危险品遗留患儿床旁。

    8.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

    9.输注血管刺激性药品如葡萄糖酸钙、氯化钾静脉营养液等时,随时检验输液部位以防渗漏。

    10.喂奶后抬高患儿头肩部,头偏向一侧。

    11.新生儿严禁使用热水袋保暖。

    12.使用呼吸机患儿做好管道护理。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室集中了较多病情危重新生儿,其免疫功效低下,且因进行一些有创监护及呼吸机诊疗,感染机会增加,必需有健全消毒隔离制度,控制感染方法。

    包含以下方面。

    (一)工作人员

    1.工作人员必需无传染性疾病,凡有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等可传染性疾病时应临时调离病房。

    2.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各项消毒制度,入室前应洗手更衣,换鞋(或穿鞋套)洗手时应将手表,戒指取下,手消毒为关键步骤,先以洗手液洗2-3分钟,最好洗至双手肘部,再用自来水冲洗洁净后以一次性消毒纸巾或无菌毛巾擦干。

    3.护理每一病人前、双手处理过任何引流物(痰、伤口、胃肠、胸腔引流物、粪便等)或接触过污染器材、敷料、尿布、导管后、工作人员上厕所后、擦鼻子后、喂奶前,每次行无菌或损伤性操作前,均需重新根本洗手。

    4.在进行诊疗操作前除用洗手液洗手外必需要再用消毒液泡手。且需带手套、帽子、穿手术衣,戴手套等。

    5.工作人员离开病房时应穿上长袖白大衣,脱下鞋套或更换外出鞋。

    6.工作人员应含有高度责任心,勤巡视病房,亲密观察病情,严格实施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确保病儿安全。

    (二)器械处理

    1.消粍性物品吸引管、静脉穿刺针、延长管、导管、多种连接管、注射器、气管插管等尽可能用一次性丢弃式物品。呼吸机管道、胸腔引流管等在清洗后需放入有效氯浸泡一小时,冲净干燥后方可消毒。高压消毒后物品必需标上消毒日期。

    2.天天需更换器材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吸引瓶、喂奶注射器等。

    3.专员专用器材复苏气囊,脉率血氧饱和度仪传感器、体温计、听诊器、吸氧面罩等。复苏囊、氧饱和度传感器及听诊器等需再次使用物品在使用前用酒精擦拭。体温表再次使用前用消毒液消毒。

    (三)环境消毒

    新生儿室应有保暖和降温设备,室内有温、湿度计、保持温度恒定在24-26℃,湿度55-6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需每日通风换气、冬季2次,夏季3次,每次15分钟。室内每日用空气净化仪消毒2次,每次60分钟。每七天五根本大扫除,全科参与。

    地面水槽消毒0.05%有效氯天天洗擦一次。

    病床、床边区天天清水擦抹1次。每个病人用后病床、床边架、福射床、必需消毒床坚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后铺上清洁床单;心电导线必需清洗擦干后再以酒精清洁一次。

    3.门窗、墙壁、公用桌面清水擦拭后用0.05%有效氯抹擦一遍。

    4.接触新生儿物品如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尿裤)、婴儿衣被及小毛巾、奶具均应经消毒处理方可再用,专员专用,一用一消毒。喂奶毛巾专用,每次均要洗涤,并消毒。

    5.脏、污染衣物、床单、尿布必需用专用筒、袋,加盖封口。

    6.双亲探望操作室不许可探视、必需探视者穿隔离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换鞋后1入内,接触婴儿前洗手。

    7.定时实施微生物学检测。

    8.碘伏3天更换,注明开启日期,酒精瓶每七天更换两次。

    9.患感染性疾病或可疑传染病患儿,应予隔离。

    附:新生儿室空气、物表、物品、设备消毒细则表

    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

    一.值班制度及同病房制度请遵照实施。

    二.交接班时间

    1.根据一日两班时间段进行护理及接班。

    2.交接班形式:床头逐一交接,接班护士及护士长共同参与。

    3.交接班检验制度:

    (1)接班护士应提前15分钟到新生儿室,在交班前查看护理统计。

    (2)交接室内所备抢救物品、药品、设备,确保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三.交班检验制度:

    1.环境方面。

    (1)室内温度是否正常,空气新鲜,物品摆放有序。

    (2)床单元,衣被要求洁净整齐。

    2.设备物品方面:

    (1)查看暖箱,CPAP,呼吸机,氧气,微泵,吸引器等使用中抢救设备设置依据,有没有异常,报警状态有没有异常。

    (2)查看设备消毒情况。

    3.诊疗方面

    (1)关键交接患儿全天输液进程中有没有渗出/水肿,尿液排出是否适宜,正常1-2ml/kg/h。

    (2)生命体征改变。

    (3)患儿奶量改变(是否需要加奶,有没有呕吐),对鼻饲患儿喂奶前查看残余奶量。

    (4)检验带有管道患儿管道是否通畅。

    (5)本班已做诊疗或用药时间、效果,下一班次诊疗时间及注意事项。

    (6)认真查看患儿皮肤情况。

    四.交接班责任:

    以上交接内容,接班者若有疑问,应立即问询,查看。接班后,因交班不清,当查不查而发生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因工作责任心不强,该交不交而发生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设备管理制度

    1.每七天白班按消毒制度将全部仪器保洁,清洁,消毒工作,检验性能是否完好。

    2.各位医护人员掌握多种仪器操作步骤,性能及保养和消毒。

    3.仪器需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4.每次使用后立即整理仪器消毒,检验性能是否好备用。

    5.微泵,用消毒剂擦拭,暖箱避免用酒精擦拭。

    6.多种线路避免硬拉,硬拽。需修仪器立即送检,并进行交接班?

    7.做好监护室内设备保养、消毒登记。

    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1.科主任是新生儿病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护士长是新生儿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新生儿室为儿科关键病室,科室要成立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关键专门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新生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小组应制订医疗质量连续改善方案,定时对医疗质量进行检验并作好统计和科室内考评。

    3.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规范、操作规范;加强质量过程和关键步骤监督管理,加强对新生儿诊疗不良事件汇报、调查和分析,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4.严格医护人员交接班制度,建立新生儿病室交班本。交接班时医护均要查看新生儿,接班人员对交班统计确定后签字。每班医护人员对本班新生儿病情改变应随时作好病程统计,努力争取客观、正确,相关时间要求具体到分钟。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凡和院内感染相关多种消毒隔离统计必需正确无误,工作落实后立即统计,注意多种统计资料完整性连续性,专员负责,妥善保管,预防丢失。

    6.—旦发生疑似院内感染问题,要立即反应应对,科室立即向医务部或院感科报

    告,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防控方法。医院在分析查找原因时,要重视循证医学理论,以多种病历资料、有效统计为依据,追根溯源,明确原因,立即整改。

    7.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实施定时和不定时全方面医疗质量检验。

    8.对医疗质量中存在问题,医院要进行考评和全院通报。针对部分现象实施反馈制度,对普遍现象和较严重问题实施整体督办制度制度,限期整改。对由责任原因引发医疗事故、差错,对直接责任人按医院相关进行要求处罚。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方法

    一.工作人员要求

    1.工作人员入室前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洗手或手消毒。非本科室人本员不得随便进入。

    2.对患儿实施保护性隔离,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肝炎或皮肤感染应调离新生儿室,预防交叉感染。

    3.工作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洗手,严守无菌操作规程。

    二.环境和物品消毒要求

    1.坚持每日清洁制度,定时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每日用空气净化仪消毒2次,每次1小时。

    2.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湿拖2次,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3.保持桌面、窗台、婴儿床、监护仪等仪器表面清洁,每日擦拭,必需时进行消毒。

    4.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5.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消毒,早产儿暖箱湿化液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留,湿化液用灭菌水。

    6.连续使用新生儿暖箱内表面每日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患儿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哺乳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专员专用,用后消毒。隔离新生儿用具专用。

    8.新生儿用眼药水、粉扑、油膏、沐浴液、浴巾、浴势、诊疗用具等,一人一用。

    9.空调过滤网每七天清洗一次,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个月清洗一次并有统计。

    三.病人管理

    1.依据患儿疾病合理安排病室,感染性疾病患儿给于床边隔离,必需时置隔离病室。

    2.对特殊感染(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朊毒)或高度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患儿,应严密隔离。

    四.医院感染监测

    1.发觉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应24h内上报院感科,发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立即汇报,并做好科室登记。

    2.每个月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合格应立即整改。

    五.医疗废物分类搜集,标志清楚。

    新生儿病室质量标准

    1.收治标准:胎龄32周以上或出生体重1500克以上,病情相对稳定不需要重症监护诊疗。

    2.出院标准:早产儿体重>1800g;体重增加满意;出暖箱后体温恒定,每3-4小时吃奶好;停药诊疗后无呼吸暂停;疾病稳定,红细胞压积稳定,无进行性下降;安排好出院随访。

    3.出院处理: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者出院前一周应教会双亲出院后喂养及护理婴儿关键点,并教会双亲简单复苏;出院前必需检验,红细胞压积检验,出院前X线不正常者需复查;出院时诊疗指导:氧气依靠者需指导简易氧疗,必需时教会家眷行简单物理诊疗及肢体功效锻炼,指导体重、身长、头围测量、指导补充矿物质、多个维生素及其它药品诊疗等。

    新生儿室探视要求

    1.因为新生儿室病情特殊性,本科室实施无陪护管理制度。住院患儿入住我科后即由我科护士二十四小时特护,不需家眷陪护。

    2.每日下午3点至4点为探视咨询时间,每次仅限一人进入,探视时间不超出10分钟,直系家眷凭探视卡探视。因为新生儿免疫功效不成熟,所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探视者应穿上隔离衣、戴口罩,换鞋后,在本科人员率领下方可进入病房,和诊疗无关及未经消毒物品严禁带入新生儿室,除探视时间外,若孩子病情发生改变或死亡时,家眷进入需经主管医生同意,患感染性疾病家眷拒绝探视。

    3.其它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房。

    4.探视时严禁拍照或摄像。

    5.咨询电话8813115。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

    1.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必需做到专员负责,固定放置,保持设备无损,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必需专员负责,固定放置,并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期,有短缺立即补全。

    3.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操作规程,病房悬挂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图。

    4.需要其它医师帮助抢救时,必需随叫随到,全力配合,确保救治立即正确。

    新生儿抢救制度

    1.以严厉认真态度对待新生儿抢救工作,要有高度工作责任感。

    2.新生儿娩出前均要作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各项准备工作。

    3.筛选新生儿高危原因,其复苏抢救工作必需由二人共同帮助。

    4.严格实施新生儿复苏抢救程序。

    5.严格实施新生儿转送程序。

    6.多种抢救仪器呈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齐全。

    7.高危新生儿要实施随访制度。

    新生儿洗澡制度

    1.婴儿洗澡室应设有沐浴设备、控温设施,室温28°C。

    2.新生儿正常经24-48小时可洗澡,每日早晨沐浴1次。

    3.流水洗澡或用澡盆盛2/3热水,水温38°C-40°C。

    4.洗澡用器一婴一回一消毒能预防新生儿交叉感染。

    5.每次沐浴后用无菌棉签蘸75%酒精擦试脐根部或脐窝。

    6.给婴儿洗澡前护士应认真查体,发觉异常立即处理。

    7.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异常新生儿严禁洗澡。

    8.沐浴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等暴露婴儿,预防受凉。

    9.婴儿洗澡室应有专员负责,确保正常新生儿洗澡。

    10.洗澡时安全环抱患儿。

    新生儿保暖制度

    1.刚出生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方法,加强保暖护理,选择新棉花和柔软舒适棉布制作衣被,以确保良好保暖性.

    2.依据体重、胎龄选择适宜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应达成28℃以上,湿度55%~65%。对患者常规测体温1次/4h。

    3.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紧。

    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体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5.依据体重、胎龄、反应调整暖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快速,以预防散热。

    6.有书面新生儿保暖制度,每个护士上岗前全部必需接收岗前培训。

    7.新生儿严禁使用热水袋保暖。

    红臀、褥疮护理管理制度

    一.红臀

    1.发觉红臀床头挂黄色标牌并注明。

    2.发觉患儿I度红臀、臀部湿疹要做好护理统计,并有护理方法进展情况及转归统计。

    3.发觉II度、III度红臀,由值班护士填写不良事件表,护士长确定后署名,并上报护理部。

    二.褥疮:

    1.发觉褥疮、床头挂红色标牌。

    2.凡发觉患儿褥疮当班护士填写住院病人褥疮评定表,护士长确定后署名,并上报护理部,并有护理方法、进展情况及转归统计。

    3.若患儿出现褥疮,应通知家长,并有家长署名。

    暖箱、光疗箱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暖箱、蓝光箱天天用含氯消毒液将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清洁被奶液及葡萄糖污染处。空气净化垫每个月底清洁一次,如已破损则应更换。

    2.湿化器天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湿化用水天天更换一次(用反渗水),以免细菌滋生。

    3.长久使用暖箱,应每七天更换一次。

    4.更换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蓝光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外根本消毒一次,并洗尽湿化水水槽。

    5.暖箱、蓝光箱每个月作细菌培养,已检验清洁消毒质量。

    6.备用及使用过程中暖箱、蓝光箱每七天二进行总消毒。

    辐射保暖台使用制度

    1.将辐射台调好预热,工作状态稳定后,将患儿置于台上,调整所需温度,用小托盘放置用无菌用水打湿毛巾,湿度保持在55%-65%。

    2.患儿皮温较低时,最初每次设置温度不能>1°C,依据皮温逐步调整设置温度至皮温维持正常。防温差太大,辐射过强致病人烫伤。

    3.置辐射台上患儿应穿单衣,严禁用热水袋局部保温,防烫伤。

    4.定时测体温,同时统计室温,依据体温高度调整辐射台温度,使患儿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5.天天用消毒液将辐射台四面擦拭一次,随时去除污迹、奶渍。

    6.湿化毛巾天天更换。

    7.患儿停用辐射台后,将辐射台根本消毒包含床垫及隶属物。

    8.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辐射台上用物严格消毒。

    9.辐射台不宜放在太阳直射或有对流风位置,以免影响温度,辐射台上病人可用一塑料薄膜遮盖,以降低患儿水分丟失。定时检验辐射台性能,确保正常使用。

    10.皮肤温度传感器探头放置位置:假如患儿是仰卧位,应将探头放置和患儿腹部剑状软骨和肚脐之间,注意避开肝脏部位。假如患儿是俯卧位,应将探头放置于患儿背部,最好是在肾脏部位。

    监护仪使用制度

    1.使用监护仪前应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依据新生儿生命体征正常值设定报警参数,不能私自将报警设置关闭,以防病情改变不能立即发觉。

    3.测血压袖带未绑好之前,不能测血压,以防充气过分损坏袖带。

    4.使用时,应正确统计好各项数据连续监测病人Qlh统计一次。

    5.如数据异常时,应立即汇报医生。

    6.天天用消毒毛巾擦拭机器外壳,并避免在仪器上放置病历,诊疗盘等物品,以免影响仪器散热。

    7.医生开出停心电监测医嘱后,值班护士或临治护士负责消毒料理归位,并在使用登记本上署名。

    8.各班接班时松开血氧饱和度探头及血压袖带,检验受压部位是否发红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更换检测部位,随时观察局部受压情况。

    9.机后立即设置测血压频率(通常为每小时一次),以防袖带频繁充气患儿手臂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

    静脉营养输入制度

    1.严格控制输入速度,用微量泵输液以确保静脉营养均匀输入体内。

    2.输入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有没有红肿,外渗及发白等现象,如有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以防皮肤坏死,并做好对应处理。

    3.患儿输静脉营养液时又需照蓝光时,应对静脉营养管道外加黑布遮盖,以防营养液破坏。

    4.应严密观察病情改变,注意有没有肝功效受损害。

    5.静脉营养输入管道专用。

    6.静脉营养输入时及输后6小时内,严禁采血做酯肪廓清试验和其它生化检验,以免影响结果正确性。

    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和步骤

    一、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

    1、新生儿转至新生儿室诊疗时,可经过邀请新生儿室医生会诊、电话通知入院二种形式。

    2、当班医生或护士接到入院通知,立即做好接诊及抢救诊疗准备。

    3、患儿转至新生儿室后,严格实施查对制度,认真查对患儿姓名牌(包含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和出生统计是否一致。

    4、儿科医生、护士立即和转诊医生和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并填写《患者院内转科交接统计单》。

    5、新生儿室护士和患儿家长共同查看患儿通常情况,并填写《新生儿入出院交接登记本》,和家长共同署名,向家长讲解《入室通知书》内容并签字。

    6、依据病情给予正确护理评定,采取主动护理方法。

    7、为患儿做好各项入院处理,立即、正确进行抢救和诊疗。

    (二)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步骤

    通知接诊→做好相关诊疗、抢救准备→接诊、査看患儿→问询转诊医生、护士患儿相关事项→填写《患者院内转科交接统计单》→填写《新生儿入出院交接登记本》→完善腕带标识→讲解《入室通知书》→评定患儿→采取护理方法。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