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调研报告 > 正文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教案

    时间:2021-03-31 17:03:46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课题 重 力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及收集实验信息。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记得牛顿吗?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宇宙中任何物体,大到太阳,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叫做万有引力。有同学不禁要问:既然有万有引力,为什么我没有被别的同学吸引走,也没有人被我吸引过来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学习与此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由此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重力的概念:
    1.什么是重力 让学生观察教材图7—16的图片,并列举生活实例。

    提出问题:图片及实例中各种研究对象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总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从而使它们最终都要下落到地面上(或地面附近),我们把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以跳水运动员为例,分析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二)重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①粉笔由静止下落;
    ②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物体最后竖直静止悬挂;
    ③上述②,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用细线悬挂物体的情况。

    从上述现象中,你猜想重力的方向? 进一步提问:大家能不能想办法检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三)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一个大钩码、一个小钩码,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那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大?为什么? 2.猜想:引导学生积极猜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设计实验: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表格。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尝试发现规律。

    5.分析与论证: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比值,引导学生发现G与m之间的关系。

    6.讨论与交流:
    ①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科学窗”,了解g的变化。

    ②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四)重心: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引导学生体会重心概念。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学生观察课本图7—16图片,并讨论得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这些物体最终都要下落到地面上(或地面附近)。

    举例: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台跳水运动员、发射出去的炮弹。

    学生思考、讨论: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学生猜想并回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

    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提出猜想: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物体质量越小,所受重力越小。

    通过计算G与m比值发现规律:G与m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即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每千克(用g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G=mg 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与方法。

    布置作业 教材第34-35页作业1.2.3.4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重 力 一、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 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G=mg 施力物体:地球 重力作用点:重心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时,学生提出想法较多,肯定学生猜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一些有价值的想法进行鼓励,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效果较好。

    相关热词搜索: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