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文学论文 挪威森林

    时间:2021-02-11 00:00:3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

    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

    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XXXXX 日期: 2014/6/10

    摘要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村上春树从自我救赎和孤独普遍存在的角度阐述了该作品。以前对他的该文学作品多以自我救赎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将采用方法论分析作品中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村上春树认为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并非是几个都市青少年的不幸,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压力和时代烙印,都是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在村上春树的写作手法中,他对人物心理给予高度关注,他认为孤独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利用方法论下内因和外因的角度, 并通过文献综述法,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关系两方面来揭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通过揭示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和现象,最终呼吁我们回到人类的原点去寻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孤独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孤独《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ABSTRACT

    "Norwegian Wood" is a romantic novel written by Japanese writer Haruki Murakami in 1987. In 1960s, Japan has become a highly developed capitalist societ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 people"s spiritual crisi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expansion of material life and human desires has resulted in a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spiritual worl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reduced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widen. People living in the city like the rootless duckweed、loneliness、emptiness、loss、but unable to face strong social pressure . Bustling city could not hide the anxiety of people"s inner world. Haruki Murakami made this work from self-salvation and solitude ubiquitous perspective. Prior to his literary works and more to the point of view of self-redemption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prevalence of solitary work. Haruki Murakami considers the tragic fat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s not the unfortunate few urban youth, it has profound practical pressures and brand of the times, there are deep social causes. In Haruki Murakami "s writing style , he paid great attention 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aracters , he thinks solitude and social reason are closely linked .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y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int of view , an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 two factors from social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reveal the cause of Haruki Murakami "Norwegian Wood " in lonely ubiquitous . By revealing the causes and preval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loneliness and eventually appealed to us back home to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human self- survival , loneliness is no longer so terrible thing , but in certain situation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positive forces .

    Key words: Loneliness Norwegian Wood Haruki Murakami

    目录

    1.引言 (1)

    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和简介 (2)

    2.1 唯物辩证法 (2)

    2.2唯物辩证法中内因与外因的简介和关系 (2)

    3.从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普遍存在 (4)

    3.1外在因素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孤独以及产生的影响 (4)

    3.2主人公的内在因素对孤独的态度 (5)

    4.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对当代读者的启迪 (7)

    4.1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所表现的现象 (7)

    4.2当代读者对于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的现象所受到的启迪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村上春树从自我救赎和孤独普遍存在的角度阐述了该作品。以前对他的该文学作品多以自我救赎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将采用方法论分析作品中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村上春树认为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并非是几个都市青少年的不幸,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压力和时代烙印,都是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在村上春树的写作手法中,他对人物心理给予高度关注,他认为孤独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利用唯物辩证法下内因和外因的角度, 并通过文献综述法,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关系两方面来揭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通过揭示孤独普遍存在的原因和现象,最终呼吁我们回到人类的原点去寻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孤独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和简介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2.1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2.2 唯物辩证法中内因与外因的简介和关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来源的范畴。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即内部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条件,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在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早猜测到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而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等人却认为运动发展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外力的推动。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次具体论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认为根据是内在本质,条件则是外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

    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要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事物的内因。事物的存在又不是孤立毫无联系的,它每时每刻都与外部的其它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从而构成外部条件,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影响事物的内部矛盾关系进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一方面,无内因也就无外因,无外因也无所谓内因。另一方面,由于物质世界的范围无限广犬、复杂以及发展的无限性,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场合、一种联系中是内因,在另一种场合和联系中则可以是外因,反之亦然;现代系统论丰富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思想,它认为系统作为整体而言,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都是内部因素,而从子系统来说,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则是一种外部的因素或条件。系统的运动与其环境因素紧密相联,彼此处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这说明内因和外因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具有相对性。形而上学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寻找发展原因,因而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相互转化,无法确认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学说是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理论依据。

    内因与外因,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3. 从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普遍存在

    孤独是《挪威的森林》的主旋律。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都陷于孤独的包围中。人们渴望摆脱孤独,企盼理解和真爱,在实际生活中却又无法被爱,也无法爱别人。小说几乎没写青年人的家庭生活,但是这种“忽略”或“淡化”家庭背景,恰恰造成了深厚的无家可归的阴影。亲情阙如,个体独立,深陷自恋,彼此封闭,村上春树用人际关系的简单性表现着现实世界的冷漠与寡情。没有朋友,恋人会孤独; 可是有了朋友,恋人就真能摆脱孤独? 渡边喜欢直子和绿子,还有木月、永泽、敢死队、伊东等朋友,然而他无时无刻不在孤独之中。他似乎也关心他人,但是与谁都没有深交。他也表示愿意彻底了解直子,爱直子,可是一直到直子死去,他也没能了解直子,以及弄明白爱是怎么回事。他自我陶醉于一个人喝酒、听音乐、看小说,恍若津津有味地把玩孤独,其实心中的痛苦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孤独到不知孤独,是最可怕的孤独。这一点,渡边有时全无意识,有时是不愿面对。他已成为孤独的动物,习惯了不理解别人也不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环境与氛围。孤独是村上春树剖析人生的一个抓手。孤独从哪里来,孤独的根源在哪里? 《挪威的森林》给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深邃的原因———人性中最自然而又最隐秘的内心幽闭。批评家们喜欢直接把人类孤独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黑暗方面,这个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永远正确,而且理由相当充

    3.1 外在因素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孤独以及产生的影响

    《挪威的森林》让每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流淌出痛苦的音色,那惨白色的音乐涡流就是命运的咏叹调,是命运传递孤独旋律的未知数。尽管这个命运及其未知数都让人难以捉摸,可是小说人物毕竟作为孤独旋律的每一个音符,透过作家妙不可言的演奏技巧,在每个读者的心灵上引起共鸣。孤独的制造机器是病态的社会,黑暗的社会是孤独的病灶,孤独是病态社会的产物。《挪威的森林》越是用白色的幽默点化这个病态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就更是跃然纸上。小说中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正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人们在疯狂地追求物质财富和肉体欲望,而灵与肉、梦想与现实,却因极度的张力而濒临崩溃。在这个方面,《挪威的森林》给人们揭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画卷。直子不会把玩孤独,只会在极度的孤独中沉沦、疯癫和绝望。她把感情纠结成一团乱麻,所能做到的宣泄也只是痛哭而已。直子的孤独是撕心裂肺的,她的生命就像秋风萧瑟中的一片落叶。身陷孤独,她无从选择坚强和抗争,沉浸既久,终于酿成自杀的结局。渡边是直子生命的一条缆绳,他能够施以援手,实际上却麻木不仁。作为一个自身也不是十分成熟的青年,渡边移情别

    恋也合乎其性格发展的逻辑。他与绿子的恋情,等于给直子致命一击。他本来可以给予精神病加重的直子以更多的温暖与呵护,但是仅仅去疗养院看望过两三次。“他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他者”实际上就是扫荡孤独阴霾的一缕阳光。然而在直子的生活中,渡边这个“他者”并不十分到位。

    社会制造孤独,社会也以孤独为杀手。《挪威的森林》不啻是悲凉的森林,绝望笼罩,颓废蔓延,生活于其中的人物都孤独得无药可救。不论小说中的人物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无法摆脱社会规则的束缚。“社会力量无形之中束缚着人、制约着人、残害着人。人在这个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变得如此软弱、渺小,以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变得可怜与可悲。”②社会是培植孤独病症的温床,也是孤独病症扩散的传染区。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从侧面折射出他对社会规则的态度。木月、直子、初美的自杀,社会无疑是刽子手。大学里的学潮,是小说家掀开那个时代的帷幕,让读者看到社会的压迫。从永泽的角色中,特别让读者感受到社会制造孤独,并且利用孤独的残酷现实。

    3.2 主人公的内在因素对孤独的态度

    孤独是《挪威的森林》的主旋律。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都陷于孤独的包围中。人们渴望摆脱孤独,企盼理解和真爱,在实际生活中却又无法被爱,也无法爱别人。小说几乎没写青年人的家庭生活,但是这种“忽略”或“淡化”家庭背景,恰恰造成了深厚的无家可归的阴影。亲情阙如,个体独立,深陷自恋,彼此封闭,村上春树用人际关系的简单性表现着现实世界的冷漠与寡情。没有朋友,恋人会孤独; 可是有了朋友,恋人就真能摆脱孤独? 渡边喜欢直子和绿子,还有木月、永泽、敢死队、伊东等朋友,然而他无时无刻不在孤独之中。他似乎也关心他人,但是与谁都没有深交。他也表示愿意彻底了解直子,爱直子,可是一直到直子死去,他也没能了解直子,以及弄明白爱是怎么回事。他自我陶醉于一个人喝酒、听音乐、看小说,恍若津津有味地把玩孤独,其实心中的痛苦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孤独到不知孤独,是最可怕的孤独。这一点,渡边有时全无意识,有时是不愿面对。他已成为孤独的动物,习惯了不理解别人也不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环境与氛围。

    孤独是村上春树剖析人生的一个抓手。孤独从哪里来,孤独的根源在哪里? 《挪威的森林》给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深邃的原因———人性中最自然而又最隐秘的内心幽闭。批评家们喜欢直接把人类孤独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黑暗方面,这个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永远正确,而且理由相当充分。在孤独中,月、直子和初美选择了自杀,渡边、绿子、永泽等青年却用其他手段对付孤独。仇恨社会、仇恨金钱、仇恨他人,在一定程度上颇有道理,可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人作为心理动物必须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身心局限。

    人天生具有社会化的一面,同时也有自我封闭乃至孤独的一面。在积极的意义上,孤独和享受孤独,对于有顽强意志的人而言,是一种锻炼和升华。不过,孤独的积极意义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受用,而其负面意义却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为之胁裹。村上春树正是以其洗练的笔触揭示出了孤独现象的后一面。

    《挪威的森林》把孤独的特性描绘得相当深刻。孤独是足以消蚀生命的毒药,它让善良的人在寂然中慢慢死去,让邪恶的人在疯狂中加速灭亡。孤独也是社会给每一个存在者早就准备好的精神陷阱,个性生命的展开如同在虚掩着的地表上自掘深坑,其归宿一如直子所说,通向一个没有希望的“深井”,①让人体会在绝望中一点一点等死的感受。渡边———小说主人公———回忆直子的第一件往事,便将读者置于直子的处境之中,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孤苦人生,也是一种情人近在咫尺,却又神隔两世的、似明实暗的心灵写照。孤独更是可使脆弱心灵快速遁世的阀门,它让每一个孤立无助的弱小者借此逃避生活的打击和命运的蹂躏,虽然这种逃避实际上又是构成另一个打击的连环杀手。这个阀门是病态的,至少心理医生会这样看。这个阀门也是潜意识自卫和有意识自尊的一个“策略”,如同建筑学上的“影壁”,把喧嚣的尘世暂且隔开。对于强者,孤独或许是铸造峻拔个性的冷却池,但是对于弱者,则不啻是滑向深渊的幽暗的森林沼泽,村上春树的小说竖起了一个警戒牌。

    4. 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对当代读者的启迪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挪威的森林》是最成功者之一。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成功地刻画了现代孤独。就这个主题而论,村上春树虽然不是第一个描写孤独题材的作家,但是他在撰写孤独小说艺术方面达到的成就却是匠心独具的。

    4.1 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所表现的现象

    作品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或多或少地有孤独感, 而其孤独感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闭。他们无论对父母、对朋友, 还是对所爱的人, 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 也不愿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所以, 自闭是主人公孤独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伴随自闭的又常常是对爱与理解的强烈渴望。二是空虚。孤独的卞人公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既无目标也无动力地生活着, 感到无限空虚。主人公自我封闭, 快乐时不与人分享, 痛苦时不与人分担。但他们看似坚强的外壳却难以掩饰其灵魂深处的空虚。三是重视自我。孤独的人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本应投向外界的精力过多地投向了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就导致自私, 当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时就导致自卑。自私的代表是永泽, 而自卑的代表则是直子。无论是自私还是自卑, 都说明孤独的人容易过多地重视自我, 而不善于认识他人, 因此, 这也是孤独感的一方面。四是生死观。作品中除了直子及其叔叔、姐姐、男友之外, 绿子的父母、初美也死了。因此, 死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生死观的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主人公的孤独感。

    4.2 当代读者对于小说中孤独普遍存在的现象所受到的启迪

    村上春树在小说开头写道: 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对于游离于现实世界的人来说,过去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祭日。孤独是祭日的本质,孤独也是现代都市的幽灵,孤独更是《挪威的森林》的主题。孤独何尝不是村上春树的身影。销蚀人心的孤独,被村上春树谱写成了催人泪下的旋律。每一个被裹挟于其中的读者,都会读出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意味。

    当《挪威的森林》的时候,我们不仅在接受着村上给你的故事,也在接受着他给你的情绪、思想。这个故事讲了孤独,书中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孤独的,却没有一种孤独的形态是一样的。书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尝试远离孤独,但方式却一样,通过爱,尽管爱的形态不一样,珍爱、情爱、恋爱、怜爱。各种形态的爱却都只是让他们走了一段旅程,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同行的旅程,然而,他们发现终究逃不过别离,这段旅程终究会结束。然后,他们才明白不可能逃离孤独,因为孤独停留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孤独是本质,爱只是形式。通过爱与被爱,我们走了一条有人同行的路,然后在告别的时候知道,孤独从未远离我们。孤独是爱的起点和归宿。

    致谢

    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四年多来,感谢辅导员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冯明舒. 从《挪威的森林》解读村上春树作品语言特色[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4)

    2. 刘建戈. 日本文学意味与电影艺术的融合[J]. 电影文学. 2012(14)

    3. 董群智. 村上春树的青春舞伴——青春三部曲中的“鼠”及其朋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4. 陶箭. 浅谈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艺术内蕴[J]. 作家. 2010(16)

    5. 刘静. 浅论村上春树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缓解与释放[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6)

    6. 韩艳平. 生还是死是个问题——《挪威的森林》生死观探析[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7. 郭勇. 穿越生与死的界线——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J]. 国外文学. 2006(04)

    8. 王红梅.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3)

    9. 秦源. 幻与真——从《挪威的森林》看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两重世界[J]. 文教资料. 2009(14)

    10. 高欢欢. 孤独的舞者——浅谈《挪威的森林》的精神特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1. 吴思佳. 《挪威的森林》之精神分析[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12. 林岚. 记忆的再现与陈述——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相关热词搜索: 日文论文都市 挪威 日本 森林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