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考试时间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1-03-18 08:29:1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3.把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审清题目。有的议论文它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有的议论文,它的题目虽然不是文章的论点,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论题,提供了把握文章论点的线索。

    第二、找中心句。议论文往往在开头或结尾有作者对所论问题表明态度的语句,这语句就是文章的论点。有时,这类中心句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

    第三、提炼归纳。即弄清作者对论题的基本态度,然后据此进行概括。如果文章是对几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述,那将就几个分论点适当地加以汇集,以一个完整、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中心论点的提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出现中心论点。

    4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论点的呈现方式: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的关系非常密切。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阅读议论文,应该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的。

    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

    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

    议论文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横式”。

    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1“总论——分论——总论”2“总论——分论”3“分论——总论”三种。

    二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

    13.《短文两篇》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怡情(yí)藻饰(zǎo)诘难(jié nàn)

    滞碍(zhì ài)味同嚼蜡(jiáo)吹毛求疵(cī)

    练达枝节统筹狡黠jiǎo xiá

    涉猎聪颖yǐng 要诀jué

    劝诫jiè 高谈阔论诸如此类

    狂妄自大开卷juàn有益寻章摘句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怡情: 使心情愉快。

    傅彩: 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狡黠: 聪明而狡猾。

    诘难: 诘问,为难。

    滞碍: 不通畅。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高谈阔论: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 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狂妄自大: 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开卷有益: 读书总有好处。

    《谈读书》--《玫瑰树》--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不求甚解》--《燕山夜话》--马南邨--原名邓拓,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3.学习《谈读书》

    主旨大意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文章结构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

    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4.学习《不求甚解》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3)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②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一味地咬文嚼字,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③对比论证。将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

    小组合作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②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

    不同点:

    ①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从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②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两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精练华美;《不求甚解》的语言严谨质朴。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可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局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14.《山水画的意境》

    (一)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惆怅(chóu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

    意境真挚zhì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朝朝暮暮浮光掠lüè影筼筜yún dāng 夔kuí门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二)了解作者及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时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三)初探文章,把握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第5—10段),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认识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认识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意匠。

    (四)深入探究,理解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学生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不会。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而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可见,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会被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这两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 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

    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比如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松树坚忍的品质。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写诗和绘画,它们或叙事,或写景状物;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只有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五)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画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走过了千山万水。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15.《无言之美》

    一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意蕴yùn 附丽姑且笼统lǒng tǒng 蛾眉éméi

    寂寥jìliáo 谚语yàn yǔ铢两悉称zhūliǎng xīchèn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栩xǔ栩如生目不忍睹dǔ信手拈niān 来颦pín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铢两悉称: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轻描淡写: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二、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现代美学家、翻译家

    三、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四、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疏通字词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契qì合旷kuàng远海啸苟gǒu安拘泥jūnì桥堍tù

    歌谣(yáo ) 契合(qì) 驱遣(qiǎn ) 怅然( chàng ) 舒适( shì)

    萌生( méng ) 激昂(áng )

    易错警示:‘契合”中的“契”读“qì”,不读“qiè”。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受用:受益。

    契合:投合,意气相投。

    旷远广阔辽远。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二、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三、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四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五、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六、课文结构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