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0-08-26 07:41:2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指导】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小数(1)…………………………………………………………….1课时

    认识小数(2)…………………………………………………………….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小数(1)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第91~9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

    (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文具盒15元铅笔0.20元日记本3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48、15、3,都是我们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整数的例子么?

    3.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师:右边的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生:都有个小圆点。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新课讲授】

    1.读小数。

    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1.5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学生回答: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总结: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2.写小数。

    小数会读了,那小数怎么写呢?

    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出示王东量身高的情境图,王东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接着向学生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教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这是多长?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

    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师:这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1分米还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3/10米,0.3米。

    6分米呢?8分米呢?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在米尺上比划1厘米,并提问:这又是多少长呢?(1厘米长)

    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呢?

    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学生回答: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举几个例子,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18厘米你会转化么?(18/100米,0.18米)

    (2)巩固练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上学期征订校服的时候,服装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量了身高:

    胡址珊1米28厘米杨昆1米40厘米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们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么?

    (指名上黑板写,完成后校对)

    4.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教师评价并补充: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课堂作业】

    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94~95页“练习二十”第1、2、3、4题。

    教学板书:

    第1课时认识小数(1)

    整数部分小数点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一位小数

    两个数字——两位小数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1厘米=1/100米=0.01米 3厘米=3/100米=0.03米 18厘米=18/100米=0.18米

    教学反思:

    第2课时认识小数(2)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教材第93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同学们,看黑板上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和□□□□)指着卡片,提问:如果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数,你觉得哪个数会较大?为什么?(整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2.接着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较大?□□.□□□.□□学生猜测大小(预设2种情况:后面大;不能确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几张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新课讲授】

    1.出示跳高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高成绩记录单,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小明:0.8米小刚:1.2米

    小强:1.1米小林:0.9米学生反馈:小刚跳得最高。

    2.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你能把他们的成绩化成分数来比较吗?独立思考后将

    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预设:

    A.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B.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12比11大。C.把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12比11大。

    3.你能排出其他几个人的名次吗?(引发学生的猜测)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A.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0.9里面有9个0.1,

    0.8里面有8个0.1,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B.将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0.8米=8分米,由于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通过1.2和1.1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了“从原来单一的结合具体内容”拓展到“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来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反馈后提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方法应用。

    (1)举例:同桌悄悄地写一个一位小数,然后一起来比较一下大小。比较后提问:

    A.要想写一个较大的小数,你应该怎样考虑?

    B.要想写一个较小的小数,你又应当怎样考虑?

    【课堂作业】

    教材第9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

    【课后作业】

    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5、6、7题。

    教学板书:

    第2课时认识小数(2)

    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

    1.2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 0.9米=9分米 0.8米=8分米由于12>11>9>8,

    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教学反思:

    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1)

    【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5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