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成绩查询 > 正文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

    时间:2021-01-28 12:37:3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区学校课题研究在取得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题研究规范性和实效性较差。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上部分校长和教师把课题研究当成工作负担来消极对待;课题管理上不注重研究过程,课题研究不能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课题研究方法上由于教师问题意识缺乏,科研信息闭塞,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盲目行动和畏惧心理;课题研究成果意识不强,提炼的成果缺乏操作性,同时也缺乏推广成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区教科室在20XX年承担了市“十二五”重点课题《农村区域性教育科研服务创新的实践研究》。并依据市规划办的要求,从20XX 年2月开始,对我区部分农村中小学科研现状及需求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服务创新的对策及措施,目的是从区域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层面去探索新的督促、指导、服务策略,真正形成群众性教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本课题注重对基层学校服务重心下移,细化服务策略,对类似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调查过程

    1、设计问卷及访谈问题

    区教科室根据调查目的和假设范围搜集所需资料,然后围绕目的和假设草拟调查问题,再征求学校有关人员及省、市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问卷。同时设计了5个访谈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①区教育局及区教科研主管部门;

    ②黄陂区罗汉街、王家河街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

    ③我区部分学校教科研负责人及教师。

    3、实施调查

    20XX年6月—7月,区教科室现场对6所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教师做到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152份,收回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同时对部分学校分管教科研的校长,教科室主任进行了访谈,访谈共80人次,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7月底完成了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工作。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需求

    (一)研究现状

    1、教师认识现状

    教师对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认识逐步提高。所有被调查教师都认为课题研究对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有帮助,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其中,76%的教师参与过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并且认为若有机会还会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但也有20%的人认为基层学校的课题研究耗时费力,效果不明显,要做课题也是校长和部分教师的事。

    2、学校管理现状

    学校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机制(机构、措施、制度等)逐步完善各中心中小学都成立了教科室,并有专职的负责人,90%的学校都将教科研工作列入了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承担了课题的学校都较重视课题研究,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并能付诸实施。但有部分学校由于没有设置教科室,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职责不明,导致学校课题研究无组织,无计划,要么不开展研究,要么只是应付工作。

    3、研究过程现状

    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研究活动注重实效的意识不断增强。调查表明,教师都认为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都能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并且注重了实效性,学校课题组分工明确,计划具体,能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但有部分学校由于规模小,人手不够导致课题研究出现“开头轰、中间空、结尾松”的现象,课题研究不深入、不落实,脱离自身工作实际,脱离教学。

    4、成果评价及推广现状

    成果意识得到逐步提升。访谈表明,教师对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正在逐步消除,“问题及课题,行动即研究、课堂即研究现场、师生变化及成果”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同。调查发现,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误以为课题研究就成果就是编教材、出版几本书、发表几篇文章等,没有认识到成果形式是多样的,既有显性的成果也有隐性的成果。有些学校课题结题后就表明了研究的终结,课题成果提炼不够成果也不去推广和运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题研究的“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

    当前,基层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仍然存在较严重的浮躁和泡沫现象。课题研究的“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具体体现为:学校做课题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绩效目标的完成、校长考核、学校特色的创建等,若不是这些硬性的要求,学校是不会主动做课题的;教师做课题大多数人仅仅是为了职称评定、评学科带头人、评先评优等,参与了就有相应的证书,有些教师一旦职称、荣誉到手就什么也不想干了。这些都影响了基层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创造性,浪费了科研资源。带着这样的功利去做课题,最终出现“开题热热闹闹、过程冷冷清清,结题草草了事”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2、学校教科室职责不明确,导致研究工作难以开展

    《黄陂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及课题研究管理暂行规定》中对学校教科室(处)的工作职责作了明确的要求,但学校在落实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情况。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教科室只负责做课题,与其他部门联系较少,学校其他的教科研工作主要由教导处主导完成。学校只有在应付相关检查时才记得教科室的存在,因此,由于职责不明确,导致教科室“边缘化”现象严重。最终就导致学校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联系不紧密,学校领导,很少关注课题研究,教科室只能单打独斗,学校课题最终变成教科室主任或课题组某个成员的“个人课题”。

    3、教师负担过重,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与精力不够

    调查表明,75%的教师认为制约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与精力参与教科研活动,若参与了也当作是一种负担。因为能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往往都是学校教学任务重的骨干教师。有些学校即使是学科类课题,但由于领导不重视,又缺少技术上的指导,导致在学法、教法上没有新的探索,老师做课题后依然是走时间加汗水的老路,教学负担依然没有减轻。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基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考试成绩仍占主导地位,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然是单一化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学校不得不片面地热衷于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科研工作只做表面文章,时间加汗水仍是许多老师教学的

    法宝。学生苦、老师累的现象依然存在,自觉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自然就很少。

    4、针对课题研究的不同环节,缺少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调查表明,在近5年参加教科研学习培训中很少参加的教师占30%,参加课题研究相关培训的教师则更少,参加过的仅仅是课题组的骨干成员。因此,要针对课题研究的申报、开题、过程研究、结题等不同环节,开展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并且要扩大教师的培训面。

    5、对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评价不够科学

    当前,对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内容不准、权重过少。如评价学校只要有课题就行,课题级别越高越好,不管做得如何,效果怎么样;评价教师的教科研时有几篇获奖论文就行,不管其他。因此导致学校、教师对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热情不高。另外,虽然有许多学校建立了教科研课题研究激励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难以落实,挫伤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6、区域间教科研课题研究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区域内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科研基础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导致出现教科研课题研究存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中小学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

    总的看来,区直学校的情况比乡镇学校好,小学的情况比初中好,初中的情况比高中好。

    (三)主要需求

    1、主管部门要督促学校依据有关要求明确教科室职责;

    2、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总支要进一步重视课题研究,制定完善教科研评价及激励措施,并督促落实。

    3、加大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培训力度,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在区域内构建课题研究督促、指导、培训协作机制。

    5、学校要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

    四、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服务创新的对策及措施探讨

    1、区教育局应制定相关措施,将教科研课题研究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区教育局要健全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下发规范和指导课题立项、实施、结题到成果推广工作的系列制度,规范和引导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个层面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保证研究的方向性与实效性。

    同时,将教科研课题研究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校长、教师的重要指标,增加教科研课题研究作为评价的权

    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基层中小学的重视,从而提高教科研的积极性。

    2、区教科室要依据学校及教师的实际需要指导学校及教师个人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什么样的研究才是基层中小学及教师所需要的,这个问题直接涉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指向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功能和定位。指向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区教科室要力求把教育科研的重心降下来,让教育科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消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让教育科研更加贴近教师的工作实际。

    区教科室在指导学校及教师选课题上,不要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科研并不是课题的代名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科研,随机的、偶发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题。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一系列具体、特殊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反思,同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

    3、教育总支要将教科研课题研究作为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关注研究的全过程

    调查表明,有的教育总支对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平时关注较少,有的甚至对学校是否承担了课题还不清楚,做得比较好的教育总支也只在学校课题开题与结题时给予一些经费支持,对于研究过程仍缺少督促与指导。因此,教

    育总支要将教科研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关注研究的全过程。

    4、成立区域性课题研究协作机制,促进区域性课题研究的均衡发展

    一是示范学校引领辐射研究。在全区选择一批科研基础较好的学校为示范校,发挥示范校的辐射效应,采取名校挂职、名师带徒、名校牵手等措施,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共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二是建立区域性课题研究网络。构建责任明确、参与面广、运行高效的三级管理机制。即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小组→课题组”的管理格局。以主管教学的副局长和区教科室主任组成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以区教科室人员及基层学校优秀教科室主任、教科研骨干教师组成教科研指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学校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形成区域性的互助协作机制,促进区域性课题研究的均衡发展。

    5、明确学校教科室(处)的职责,使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黄陂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及课题研究暂行规定》中对学校教科室(处)的工作职责作了如下的规定: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做好本校教育科研的宣传工作。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阶段检查、结题验收及评奖;具体管理本校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含教师个人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组织本校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以及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

    (4)积极参与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科研活动(教师培训、成果征集、专题研讨、成果推广等),按完成上级教科研部门下达的研究任务,协助省、市、区级课题在本校实施和管理。

    (5)负责组织本校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些专题的安排协调与研究工作。

    以上规定明确表明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但有部分学校在落实的过程中,仅仅是让教科室做课题,不参与其他活动,将科研与教学隔开,造成科研与教学实践脱节的局面。

    教科室除了做课题外,还要规划学校的备课组建设,教研活动等,甚至听课、评课都要参与,形成教科室规划,教导处和其他部门配合并具体实施的联动机制,促进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6、科学评价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完善教育科研激励导向机制,大力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区教育局要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的

    综合督导及评优之中,并作为区教育系统评优评先的一个重要条件;各教育总支也应制定相关制度,在评价学校和校长时要将课题研究纳入其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及其成果也是其晋升职称及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对参与了课题研究,在评定区级名师、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20XX年9月胡敖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