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散文|难忘立秋关

    时间:2021-08-04 13:56:23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散文|难忘立秋关

      双抢期间供销社特配一些咸肉笋干等生活用品,不定期送货下乡到生产队里,方便社员购买物品……支援双抢。勤学考试网小编整理了散文|难忘立秋关,希望大家喜欢。

    散文

      翻开日历,立秋8月7日,赫然在目。妻在旁说:“又到立秋关。”将记忆的时光隧道打开至那 “双抢”时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大部分地方水稻收割两季。那是生产队集体劳动的辰光。海宁马桥与杭嘉湖地区一样盛行双季稻,一季早稻,一季晚稻。早稻约在4月清明后,浸种稻谷,平整秧田,待稻谷出芽后,播种培育秧苗。5月收割大小麦、油菜;放水灌溉,翻垦平整水田,拔秧移栽(插秧或种田)。7月下旬早稻成熟,收割脱粒,紧接着耕田插种晚稻秧苗,这就是“双抢(抢收抢种)”,时间紧、任务重。期间,各行各业大张旗鼓支援农村“双抢”,抢收抢种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以确保晚稻成熟丰收,10月下旬至11月晚稻适时收割。

      生产队每年大约在7月中旬,要求社员做好双抢前的一切准备。开镰收割前一天,生产队召开双抢誓师大会,明确告诉社员们,从双抢开始的第一天起,到八月初20天左右的时间,早稻收割,晚稻秧苗插种,必须在立秋(8月7日)之前完成,如果错过了季节,否则会减产减收,严重影响每户人家的粮食和经济收入,透支户也会上升。号召全队男女老少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双抢劳动,年纪小的割稻,年老的体弱的可以晒谷,干些轻便活。会上,财务会记、出纳现场为各家各户分红、分物,发放双抢资金,以提高社员双抢劳动积极性。

      双抢期间供销社特配一些咸肉笋干等生活用品,不定期送货下乡到生产队里,方便社员购买物品……支援双抢。

      7月20日,全队50来户农家最忙碌、最艰辛、每天劳作时间最长的盛夏“双抢”开始了。是日,早饭后,伴随着清晨清脆响亮的出工的哨子声,妇女同志与弱劳力者手握镰刀,开镰收割早稻。男人4人一组,二人抬打稻机,二人挑谷箩(脚踏打稻机不甚重,加上踏板一百来斤;电动打稻机安装马达重多了,路途较远的,二人相互调换,轮流扛抬)。

      来到田头,拖动打稻机,我抱起第一把沉甸甸的稻禾,心头的喜悦写上脸庞,情不自禁地走上踏板,起动打稻机,伴着隆隆的机器转动声,把稻谷轻轻放到打稻机上,打稻机的齿轮带动装有铁齿的滚筒飞速转动,将稻禾上谷粒脱下。唰唰——唰唰——的脱粒声,响彻田野,四个小伙子,两上两下,稻谷在打稻机中欢唱起来……田梗上,一群少先队员手提着茶壶,唱起了“打稻机声隆隆响,社员们下田收割忙……”的歌声,女人们嚓嚓——嚓的割稻声、打稻机的隆隆声、唰唰的脱粒声和孩子们欢快的歌声组合成一首欢庆丰收喜悦的交响曲。

      望着广阔的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在阳光下犹如五彩草原,黄的是谷子,绿的禾叶,一把把稻禾随着女人们一起一落;一担担金黄的稻谷运送到晒谷场上;割完稻子后的人们跟随在打稻机身后捆扎稻草与搬运拖拉稻草,那碌的景象汇成了一幅田园劳作丰收喜悦的油画图,让人们忘却了一天的辛苦与疲劳。

      割稻是女人们的强项,她们一手镰刀,一手抓紧六七棵稻禾,刀走稻落,一刀接一刀,四五刀一把(约为打稻者手中一捧为宜),捋好稻穗轻轻放下,两两交错相对,码放成堆。一爿偌大的稻田便以春蚕嚼叶般的蚕食,将其收割。若是,遇上“烟花”这样的台风,影响极大,稻禾倒伏,给收割带来极大的麻烦,一刀只能割一二棵,大大减慢农民收割的速度,增添了收割的难度,影响了收割的进度。

      收禾的第二天,拖拉机手驾驶手扶拖拉机飞奔在田野;老农林伯肩挑羊圈灰肥行走在田塍上;黄家大叔赤膊上阵,左右开弓、来回游弋,挥汗摊田平整于水田中;拔秧能手伊姨,身坐秧凳上,双手挥舞,手落秧苗起,拔、捆、扎、放一气呵成,一把把秧苗,堆积于身后;姑娘扁担压得两头弯弯,上下跳跃,担着秧苗运到田头;头戴草帽福婶弯腰插秧在天地间,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水田,那一个个镜头、一组组画面组成一幅田漾盛夏希望图。

      加快“双抢”进度,凌晨三时,那是黎明前最美好的时光。睡梦中,㘗——㘗——哨子声响起,“妇女同志们:开早工,拔秧喽!”妇女队长忍痛把姐妹们唤醒。一路上,手拿着拔秧的秧凳和捆秧苗用的稻草,小心翼翼地打开电筒开头,一束光照亮了前进的小径,轻一脚重一步,高一步低一脚地行走在田梗上,青蛙的嘶鸣与社员的打俏,壮大着相互的胆量。伴着田间蛙鸣虫吟言谈说笑走下秧田,猫着腰弯着背,拔开一方田地,理出一个头绪,慢慢放下秧凳,开始这一早的工作,哗哗的拔秧声,啪啪的秧苗撞击声,响成一片……不知何时,东方慢慢地拂晓,露出了白白的鱼肚,渐渐地天亮了,一畦秧田拔完了,身后已是满满的一堆……下午三时许,避开了一天的高温,下田插秧,若是细皮嫩肉的,那水还会烫你的脚,也许你的脚还不敢往下伸呢。插完一爿,西边的太阳调皮地向你眨眨眼,笑着,拖长了你的身影……这时,又走下了另一爿田,直到秧苗插完或这田插好才能收工回家。“种田不过立秋关”,成为社员们一句口头禅,成为一句口号,成为必须做到且能做到的目标。

      往后的日子,上演着相似的故事。如今,早稻渐渐退出了种植结构,成为历史。晚稻收割时节,田野上奔跑着的联合收割机,改变了农村当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格局。“难忘立秋关”也成了我们这一辈的记忆,走进历史,走进乡村农博馆。

     

    相关热词搜索: 散文 立秋关 随笔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