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问题清单 > 正文

    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四章,章末检测

    时间:2021-04-07 18:02:0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四章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工制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  ) A.大气污染 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 2.依据整体性原理,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理由不可能是(  ) A.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B.会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C.会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会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解析 第1题,“地球工程”以地球降温为目的,针对的是全球变暖问题。第2题,一定的手段会暂时降低太阳辐射强度,但可能会对生态系统、气候等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答案 1.D 2.B 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4 000元/千克,渔民说,刀鱼2011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2012年能打到6、7条,今后或许能打到的条数越来越少。据此回答3~4题。

    3.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④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③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养殖 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影响长江鱼类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排污入江以及不合理的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第4题,减少洪涝灾害和减少水土流失对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无直接影响,科技养殖和合理捕捞是刀鱼可持续生存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

    答案 3.A 4.C 为了过滤大气中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大学生发明了PM2.5捕集装置(如下图)。读图完成5~6题。

    5.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危害人体健康 B.加剧自然灾害 C.改变水资源分布 D.制约城市化进程 6.该捕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  ) ①工业炉窑 ②家庭厨房 ③大型船舶 ④蔬菜农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5题,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可用于柴油机的废气过滤,所以可用于大型船舶的废气处理,另外工业炉窑也属于PM2.5的排放大户,也可用该装置进行PM2.5过滤。

    答案 5.A 6.B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8.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 第7题,从该地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中的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牧草为主,以及该地有野猪、狍子和山鸡等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松嫩平原。第8题,该地的农业生产已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 7.B 8.D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9.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1.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9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
    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第10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第11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

    答案 9.A 10.D 11.D 读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12~13题。

    12.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 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 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岸 13.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B.厄尔尼诺现象加强 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 解析 第1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2007年亚洲北部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冰层覆盖面积明显减少。第13题,导致北冰洋冰层融化加速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 12.D 13.C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天然林区,由于过度砍伐,导致目前木材储存量大量减少,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4~15题。

    14.两大林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物种减少 ③水体富营养化 ④土地荒漠化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15.为促进两大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保护力度,严禁砍伐 B.扩大造林面积,只种不采 C.采育结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D.在林木砍伐后的空地上,发展种植业 解析 第14题,森林破坏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第15题,为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植树造林与砍伐利用相结合,即采育结合,不能只种不采,也不能严禁砍伐,更不能在林区空地上发展种植业。

    答案 14.C 15.C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16~17题。

    16.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
    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
    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受影响最大;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17.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
    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
    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
    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自备购物袋 解析 第16题,全球变暖会使气候异常变化,水旱灾害更加频繁,中国的自然带向北移动。第17题,为了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 16.B 17.A 像粮食、蔬菜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污染物”的有益探索。据此回答18~19题。

    18.在上述四省三市中,目前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 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 19.所谓“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D.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解析 第18题,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第19题,本题重在对“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解。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由于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所以不会使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答案 18.D 19.C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回答20~21题。

    20.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B.近7千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解析 第20题,抓住题目中“最后一次寒冷事件之后。‘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可确定应是③。第21题,依据题图中信息,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应是呈波动上升。

    答案 20.C 21.C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22~23题。

    22.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23.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解析 第22题,垃圾发电可以缓解能源利用的紧张状况;
    余热用来取暖不可能解决整个天津市的冬季取暖;
    发电站范围有限,对人地关系的状况影响不大;
    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到,其有效改善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D项。第23题,对垃圾的处理上需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不危害现代及后代的发展,只有C项符合;
    其他对环境都有危害。

    答案 22.D 23.C 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完成24~25题。

    24.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 25.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解析 第24题,海洋pH的变化主要与海洋中CO2的浓度有关,而海洋中的CO2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放。第25题,海水酸化,海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增强,影响珊瑚礁的保护。

    答案 24.D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指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___;
    B处是____________山脉。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基础,对记忆的要求高,注意积累。第(2)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做出判断;
    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所学知识做出回答。第(3)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第(4)题,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 (1)察尔汗 祁连 (2)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了产业链;
    大力实施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候干旱;
    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
    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表表示“天津海滨平原在两种方案下海平面上升的高度”。

    海平面上升方案 上升0.3米时 上升1米时 特大天文潮位(2.2米)时的海平面高度 2.5米 3.2米 一般风暴潮位(2.9米)时的海平面高度 3.2米 3.9米 材料二 下图为“天津市示意图”。

    (1)当海平面上升0.3米时,在不加防护的情况下,遇到特大天文潮位时,天津市哪些城镇会被淹没? (2)简要分析高潮位对当地河流洪水的影响。

    (3)目前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塘沽区、大港区。

    (2)高潮位时,海水水位升高,对河流洪水具有顶托作用,河流水位升高,加剧河流洪水灾害。

    (3)地球气候的自然变化以及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或海水热膨胀),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

    2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表示________(水源、土地、机械、政策),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础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解析 随着文明的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土地、劳动力的比重在下降,资本、科技的比重在上升,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在原始文明时代,主要靠劳力;
    而农业文明时代,对土地有着特殊依赖,经济得到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其次是劳力;
    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早期,即原始积累时期,主要依靠资本;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后期,主要依靠科技和信息等。在环境文明时代,主要追求良好的生态,依靠的是科技。对比人类社会的四个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最恶化的是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盲目地攫取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相对而言,原始文明和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最协调,但层次不同,追求不同。环境文明时代,是人口合理增长,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时代。

    答案 (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
    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并在后期成为关键要素;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29.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2分) 资料一 下图为近20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

    资料二 下图为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第(2)题,据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图可知,其他(2.6%)为最低值;
    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是复杂而非单一的,故选择BDE。第(3)题,饮用水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第(4)题,具体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污染,提高水源水质;
    优化、完善供水网络;
    构建应急机制等;
    二是公众应提高节水意识,参与到保护水源、防控水污染的工作中来。

    答案 (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DE (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
    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
    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