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思想汇报 > 正文

    畜牧业养殖模式调研报告

    时间:2021-08-26 15:04:2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为进一步准确掌握我市畜牧业养殖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市局主要领导安排,5月份以来,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精干力量,通过实地查看各县区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情况,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听取县区畜牧站、乡镇畜牧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收集汇总各县区畜牧部门干部职工、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意见建议,比较全面掌握了全市畜牧业养殖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建设要求,以新建抓达标、老场抓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区)、传统养殖场和低层次养殖小区规模化、标准化改造步伐,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养殖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为引领,规模养殖场(小区、合作社)为纽带,适度规模家庭经营为中坚力量的梯度养殖格局,2020年全市畜禽饲养量和出栏量达到1991.58万头只和1062.7万头只,同比增长8.25%和7.63%,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104.91亿元,为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的发挥了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作用,畜牧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态势。

    (一)规模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以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产业集群为目标,集种养殖生产、技术研发、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废弃物处理、创业示范为一体,在甘州、临泽、高台建设肉(奶)牛现代产业园区,在民乐建设牦牛产业园区,在山丹、肃南建设肉羊(细毛羊)现代产业园区。打造以甘州、民乐、高台为主的生猪生产优势示范区。推动壮大规模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二)肉牛良种繁育取得新进展。全市投入支持牛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6000多万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蜀汉牧业、德联牧业两个5000头奶牛养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顺利推进,甘肃农垦祁连牧业1.5万头智慧牧场、甘州区甘浚镇高家庄村、临泽县倪家营镇高庄村、高台县骆驼城镇新联村等20个养殖小区投入运营,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场38个,新增产能5.6万头。

    (三)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以整县推进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循环模式,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16%;全市纳入直联直报系统的657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2%;全市483家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四)秸秆饲料化利用取得新成绩。目前,全市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26.16万亩,比上年增加4.79万亩。新建秸秆加工企业6家,筛选引进牧草新品种68个,新建青贮窖(池)5.6万立方米,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量达218万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7%。

    二、我市畜牧业主要养殖模式及实例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畜牧业养殖模式依据养殖的规模和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散养、中小规模养殖和企业经营规模化养殖三种模式:

    (一)农户散养

    畜牧业中农户散养的模式长期存在,并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比重。

    1.庭院养殖我市分布最广的养殖模式是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其特点是千家万户利用庭院进行舍饲喂养,养殖规模在几头或十几头不等,大都种植一定数量的饲草,并利用农村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自配饲料,或购买一定的混合料,养殖成本相对低廉,相对于缺乏劳动力家庭,经济效益较为客观。

    2.草原放养随着草原禁牧休牧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完善,已形成以草定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二)中小规模养殖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专业养殖户中小规模养殖配套相关社会化服务,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为主体的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目前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1.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以民乐县昌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标准化养殖及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其特点是社员一般由从事同类产品或产业的生产、经营的农民和社团组织组成。在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中,绝大多数是围绕当地的主导特色产业建立发展起来的。目前,该合作社已实现了年均育肥出栏肉羊2000余只,育肥出栏牦牛600余头,出售优质苜蓿3000余吨,年均销售收入600万元。同时吸纳周边村组23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并且每年承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畜牧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2-3期,年均培训养殖技术人员和贫困户400多人次。

    2.养殖小区集中养殖以甘州区甘浚镇高家庄村高标准肉牛养殖小区为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户经营的原则,采取群众自筹、乡村补助、贷款等筹资方式建设养殖小区开展养殖,其特点是散养户组织结构更完整,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更有利于实施现代化规模养殖场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目前,该小区已入住农户184户,投资2000万元,建成4个人畜分离高标准肉牛养殖小区,存栏肉牛2000头,户均养牛10头以上,户均收入8万元以上,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3.“农户+合作社”模式以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为例,该村引导养殖农户将“人畜同院”“畜禽混养”等落后的饲养方式改造成“院圈分离”的养殖模式,集中对全村83户农户前、中、后院进行改造提升,先后成立高台县勃兴紫花苜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高台县晟源能繁母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发展紫花苜蓿种植产业,发展紫花苜蓿种植基地3000亩。全村牛饲养量达600多头,户均养牛5头以上,户均增收2.1万元,饲草利用率增加70%。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领导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员养殖积极性,引导社员经济、技术、信用互助,实现技术、信息、资源共享,销售育肥牛、饲料使用、引畜、防疫等措施统一,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养殖风险。

    4.“三联”养殖模式以临泽县旭丰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合作社牵头积极探索实践“上联公司、中联合作社、下联农户”的“三联”肉牛供销新模式,大力引导畜牧产业向规模养殖、抱团发展的方向迈进。制定生产规程和收购标准,为企业和农户搭建育肥技术、购销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结合生态环保问题整治行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环保设施,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区。通过建立肉牛养殖大户微信群、设置收购信息公示栏、评选肉牛养殖示范户等方式,加强养殖技术交流、市场信息对接、价格波动应对。

    5.“托管代养”模式以山丹县润锦农牧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型利益联结,建立养殖托管扶贫模式,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并设立监管方,由贫困户向银行申请贷款,将资金交由企业(合作社)购买畜禽,集中由企业(合作社)统一负责饲养、购买保险、日常管理和运输销售,期间畜禽生、死、淘汰、销售都由企业(合作社)负责,贷款到期由企业(合作社)负责偿还本息,并每年向贫困户分红4500元。

    (三)企业经营规模化养殖

    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为龙头,以分散的农户生产基地,利用合同形式把农户生产与公司加工销售联结起来。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市场相关联,农户则通过企业间接与市场相联系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经营模式。

    以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以良种奶牛养殖繁育、优质鲜奶生产、肉牛繁育购销、牧草种植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特点是投资规模较大、设施配套齐全、技术管理先进、品牌优势明显,该公司2020年末资产规模达到20亿元,年产值10.49亿元,实现利润1.48亿元,在开拓市场、联结农户、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综合分析

    上述畜牧业养殖模式都各有优劣,但总体而言,专业养殖户中小规模养殖和企业经营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将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不论是种养结合还是申请土地审批,均能充分利用农户手中的土地,降低粪便的集中处理压力,实现种养结合以及养殖规模的扩张,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受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更符合政府的扶持方向。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养殖模式优化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农户散养技术缺乏配套。散养户的存在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外一个方面是能够充分利用农村自有农业秸秆及尾菜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和农产品处理带来的污染问题。但也存在规模小而分散,畜种良种繁育、疫情防控等技术难以推广应用等情况。

    (二)养殖合作社协同性差。养殖合作社涉及相关主体众多,多主体的目标和行为协同困难,进而造成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差,管理成本高、质量稳定性低,最终限制了效益。由于农牧民文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差,没有经过调研就盲目模仿,造成多数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三)龙头带动作用难以发挥。部分畜牧养殖企业带动作用弱,没有把当地老百姓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其原因:由于部分畜牧龙头企业,其投资多是从商业资本中抽出的资金来发展,要求流动快,回报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与当地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养殖户难以带动;部分养殖户不了解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要求,选择利己条款履行,损害龙头企业利益。

    (四)畜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调研中发现,各县区乡镇畜牧站人才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乡镇基层一线技术力量薄弱,直接导致县区只完成常规的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及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和日常补免工作,而对于新技术推广研发、畜禽新品种选育等较高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五)畜牧业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是高投入产业,由于目前政府和企业的投入相对不足,畜牧业规模企业生产发展主要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农户养殖虽然可申请“小额贷款”,但要完全满足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影响了畜牧业生产转型和效益的提高。

    四、关于畜牧养殖模式与养殖主体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探索了不同的畜牧养殖模式,但也存在规模发展与适度养殖不协调、标准化养殖与家庭养殖不适应、规模养殖与比较效益不相称、特色优势与产业融合不配套、科技成果转化与养殖技术水平不衔接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畜牧科技工作中加以引导:

    (一)因地制宜发展,坚持适度规模。畜牧业要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和基础,最忌盲目追求大规模,只看短期利益。无论家庭经营还是企业经营,统筹考虑当地饲草料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资源、配套服务体系、加工能力、地方扶持政策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与养殖规模。

    (二)稳定家庭经营,引导规模经济。稳定以农户散养为基础的家庭经营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传统养殖习惯、养殖区域等优势,走“一村一品”、“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通过集中化、一体化的形式,把众多的散养农牧户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基地,由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基地的办法,使各经营主体或利益主体形成资源、产品、技术、资金、服务等联动体系。这样,尽管单个农牧户的规模小,由于他们参与了整个生产经营体系或这个体系中的某个环节,便和这个体系共同进入市场,从而使整个体系获得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三)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价值。积极探索畜牧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畜牧专家为源头、技术指导员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新闻媒介为载体,形成连接周边农牧户的技术传播网络,提高畜牧业科技技术入户率。突出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有效整合畜牧业生产要素,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争取农牧业保险政策,保护和推动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产业融合。立足张掖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充分发挥规模化养殖企业良种繁育、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订单生产、市场带动、股份合作、利润返还、保护价格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同时在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市场拓展工作上下足功夫,延伸产业链整体价值,在增加养殖户收人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可观利润。同时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体验、创意娱乐等新业态,进一步促进种养加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优秀的人才是畜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技术人员,提高畜牧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今年全市畜牧部门为民办实事“三百”行动,将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作为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有效载体,着力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高效饲养管理新技术和疫病防控新方法,全面提高养殖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同时,要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畜牧业各类企业相关人员和养殖户的基本能力、市场意识和法律观念,以促进我市畜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畜牧业 调研报告 养殖 模式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