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思想汇报 > 正文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第7课、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案5x

    时间:2020-11-11 13:12:3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的第三课,对前两课关于制度方面的内容进行理性概括,涉及到从汉朝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创新。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三个子目的隋唐部分是重点理解之处,因此本课着重分析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理解能力,对于各个朝代的相关制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本课涉及制度的专有名词过多,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历史情境,结合相应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制度的更替创新是时代的产物”。

    教学立意:

    隋唐盛世并非一蹴而就,一朝而至,“制度创新”也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的发生的,三国至魏晋南北朝皆为其奠定基础,严复先生曾经说过“制无美恶,期在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党的十九大同样指出制度革新的重要性,不同朝代的制度,皆有其适应的时代背景,而适时而变亦是顺应时代的智慧体现。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学生掌握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基本演变。结合史料分析,理解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2.通过漫画演示,学生了解中枢政务机构的基本职能,以图示认识汉至唐中枢机构的结构关系。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

    3.观看视频片段《古代赋税文化展》,结合小组合作,搜集并分析史料,理解汉至唐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和意义。

    4.通过名人名言以及十九大报告关于制度革新的论述,学生能够理解制度因时适势而变,制度创新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隋唐时期选官、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创新

    难点:如何理解制度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七、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凝神

    科举考试图片引入新课。科举是一种离我们既远又近的传统考试制度,它已走入历史,属于已经过去的时代,它有抹之不去的历史记忆时常被唤醒,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踪影可以追寻,除了科举考试,汉至唐还有诸多制度,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以图片引入,简要介绍科举制的基本情况,创设情境,深入当时朝代,探索不同时期的各种制度及演变。

    师生互动,解析制度

    1.选官制度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才标准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和才能

    家世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史料探究,层层解析】

    问题1:汉朝政府对察举制的重视以及后期察举制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选举诏,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

    ——《后汉书·和帝纪》

    材料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汉代童谣

    材料三: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挙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史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 《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问题:

    (1)政府对察举制如此重视,但材料反映出在汉朝后期其出现了什么问题?

    (2)九品中正制如何选拔人才?

    (3)依据教材和材料所述,分析科举制之于前代选官制度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汉朝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失去了社会基础,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的选拔。

    (2)由中央指派中正官,将人才定品级,依据家世和才能,共分为九等,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政府录用的依据。察举制时期,评议人物的权力在地方大族名士手里,魏晋之初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结合课下注解①,中正官也是本地有名望的人,久而久之,品级高的人更看重的是家世。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3)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官用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设置问题,学生结合材料以及教材解析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掌握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教材。

    2.中枢政务机构

    3.赋税制度

    【观看视频,直观感受】

    播放视频片段《古代赋税文化展》

    设计意图:视频引入,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视频中介绍古代赋税种类、故事、以及文物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观点表达】

    课前分配给四个小组任务,各负责搜集汉朝编户制度、魏晋南北朝租调制、隋唐时期租庸调制、唐朝两税法相关史料,并交由老师予以甄别,选择适合的史料分组研究赋税制度基本情况,重点是征收标准和目的。

    第一小组材料: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丞相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的“户律”,详细规定了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编户齐民把编户的姓名、年纪、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都详载入户籍中,作为政府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主要依据,编户中的“齐民”即平民,是国家赋役的主要负担者;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迁徙,同时还采取“市籍”来管理市(特定的商业区)内经营商业的商贾户口。规定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验查和登记,在当年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简称“案比”。每年征赋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户籍成为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实行“乡亭制”,令乡有乡长,亭有亭长,规定他们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等,户籍管理日趋完善和周密。

    ——摘编自梁慧《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史和特点分析》

    第二小组材料: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实行新的赋税制,即租调制。这是在人口流散,货币几近废弃的情况下对汉代赋税制度的改革。建安九年(204),曹操平定冀州后,针对袁绍统治下"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的局面,重申说:"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改革,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租调制的田租租额较低,而且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征收的粟帛既是当时曹操军中急需,也是耕织结合的小农所产,免去以物易钱交税的中间损失。实行租调制后,许多小农返回故里,积极务农,精耕细作,使中原 \t "/wiki/_blank" 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孙吴也实行租调制,蜀国可能沿袭汉制,其数额缺乏明确记载。

     西晋初年继续实行曹魏的租调制,在占田令颁布的同时,也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南朝宋、齐的租调制在征收对象、征收方式、及征收数量等方面,都承继东晋之制。当时,租、调、税三项总称为"三调",又称"三课",这里租折布、折钱缴纳,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任延芳《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税赋制度变革》

    第三小组材料: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总体而言,“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二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通常正役不得超过五十日。若出现水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制度不夺农时,合理解决就业问题,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制度。唐代人口不断增加,到后来政府已无足够土地实行均田制,领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负担不来,唯有逃亡,而造成租庸调制的破坏。另外,唐中叶后,土地兼并重。均田令虽然禁止买卖田地,但经府批准,田地仍可转让,使免课户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课户仍要纳租庸调,故在无法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逃亡。大量课户的逃亡,使政府的征税对象减少,削减国家税收,由此可见租庸调的破坏是因均田制的破坏。

    ——吴进《唐玄宗时期财政政策研究》

    第四小组材料:教材47页“史料阅读”(略)

    教师提问总结:从汉到唐,征收赋税的标准趋势是如何演变的?

    学生回答:由人丁为主转变为资产为主,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并且保证了国家收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搜集和甄别史料的过程,对赋税制度有更多的了解,更深入的理解教材中关于赋税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成员观点表达,明确各赋税制度的征收标准和实施目的。

    (三)热点聚焦,思维拓展

    严复先生曾经说过“制无美恶,期在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

    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问题:古今关于制度创新的论述,共同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无论是近代的严复先生,还是现代中国的十九大报告,都在强调制度创新,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分析问题,拓展思维,把课本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贴合实际,增强对制度变革的认同感。

    八、本课小结:

    从汉至唐的时间长河中,制度变革步履未停,应时而生,适时而变正是统治者和人民智慧的印证,从选官制度,到中枢机构,再到赋税制度的方方面面,我们领略了先人智慧所在。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隋唐盛世如鲜花娇颜绽放的背后,是前朝点点滴滴的堆砌积累,是当世之人胼手胝足的创新改革。生逢盛世的我们也要以史为鉴,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九、教学反思:

    从教材来说,这一课每一个子目对学生而言都是缺乏知识储备的,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先补充相应材料了解各种制度,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子目中,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与创新,教材中给出的内容不够充分,需要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从中外朝到三省六部的演变,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前后联系,秦汉时,尚书原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员,汉武帝设立中朝后地位逐渐重要,尚书省在东汉时称尚书台,魏晋时期称“省”,成为国家行政机关,中书令,侍中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南北朝时期权力渐重,性质上是秘书机构,直到隋文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从原来协助皇帝决策和行政的秘书咨询机构变成了决策,审议和行政机构在内的政权机关。这样补充给学生能够梳理清楚知识脉络和前后关联,更加明确制度的连续性。

    从教学过程来说,注重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解释是建立在对所学知识的清晰把握和内化理解的基础上的,应该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沉淀解释的素养。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围绕历史解释素养设置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帮助学生在分析史料,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十、板书设计: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

    2、中枢政务机构

    3、赋税制度

    因时而生

    因时而生 因势而变

    资源与学业评价:

    1.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据此可知,唐代的“过官”制度 (B)

    A.削弱皇帝权力

    B.规范权力使用

    C.加强中央集权

    D.降低决策效率

    2.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D)

    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

    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

    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D.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

    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湛,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C)

    A.地方无权选拔官员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选官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4.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是(C)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谣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D)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相关热词搜索: 制度 隋唐 化与 教案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