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方案 > 正文

    武隆区鸭江至聚宝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鸭江至庙垭段)路基、路面设计说明x

    时间:2020-09-10 12:20:3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武隆区鸭江至聚宝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鸭江至庙垭段) S3-1

    第 PAGE 1

    第 PAGE 1页共 NUMPAGES 7页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施工图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

    路基设计原则

    2.1.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2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2.1.3路基设计宜尽力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水浸路段路基边缘标高应充分考虑与设计水位的关系。

    2.1.4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候、地震及已建、改建公路的基础资料,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路基横断面布置

    2.2.1 路基全宽7.5米,其路幅构成为:0.50米(土路肩)+3.25米(行车道)+3.25米(行车道)+0.50米(土路肩)=7.5米。

    2.2.2平交、改路工程路基宽度根据原有道路宽度进行还建

    本项目路线局部挖断、填筑既有农村道路,部分平交口与农村道路高差较大,需对乡村道路改线,改线详见其他工程。

    加宽、超高方案

    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由于平面线形设计的需要,而采用较长的缓和曲线Ls时,超高的过渡可不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而只在回旋线曲率半径小的一端(Lc)进行。对需要设置超高的平曲线,超高过渡段的长度既要符合超高过渡段最小长度所要求的渐变率,又要能满足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渐变率1/330的要求。当Lc<Ls时,则ZH或HZ至超高过渡段起点不超高,在超高过渡段Lc内按线性渐变完成超高,超高过渡段止点,即HY或YH处采用全超高。

    路基超高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的规定: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平曲线半径小于350米的路段设超高,最大超高采用6%。超高方式为绕路基设计标高位置旋转,部分超高缓和段长于缓和曲线的借用直线段超高,具体超高方式详见S2-3路线纵断面图。

    本项目为集散型三级公路,平曲线不大于250米的设置加宽,采用第2类加宽值。

    回头线路段超高采用6%,加宽值为2.5米。

    2.4其他技术指标掌握情况

    平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一般情况下按“1V(反向)和2V(同向)的要求”,一般路段采用60米会车视距,实线标线路段采用30米停车视距,最大合成纵坡10.0%。

    2.5用地界

    一般路堤段路基排水沟或构造物外缘以外1米范围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段桥梁平面投影边缘以外1米范围为公路用地范围;一般路堑坡顶边缘线以外1米为公路用地范围,设截水沟时截水沟外缘以外1米为公路用地范围。

    弃渣场等用地范围已一并给出。

    路基设计

    设计依据及规范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部颁《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CJJ/T 177-201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路基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的标高。

    填方路基设计

    一般路基填方边坡设计

    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地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经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路基填方边坡坡率。路段内采用路基挖方中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土、石方(I类土除外)填筑,填筑前应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植物根。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为开挖产生的泥岩、砂岩、亚粘土、粘土,路基填方地段地表覆盖层多为厚度不大的亚粘土、粘土、块石土,山沟间局部覆盖薄层淤泥质土,路基基础承载力高、整体稳定性好,填筑材料、地质条件等对路堤建设十分有利。

    填方边坡高度≤8米时,边坡坡率采用1:1.5;8米<填方边坡高度≤20米时,其上部8.0m高度范围内边坡坡度采用1∶1.5,一般在8m高变坡处设1.5m宽平台,平台设3%横坡,8m以下部分边坡坡度采用1∶1.75;填方边坡高度>20米,在20米高变坡处设1~10m宽平台,平台设3%横坡,20米以下采用1:2.0边坡率。

    加设安全护栏路段填方边坡采用硬化加宽,以满足护栏安装距离要求。

    旧路基接新路基位置填方采用挖方中挖出的石方填筑。

    陡坡路堤设计

    陡坡路堤设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对基底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大于3m,阶面设向内倾斜4%的横坡。对于因地面横坡较陡,路基整体稳定性欠佳的路段,应因地制宜设置了护肩、护脚、路肩挡墙等支挡工程;在局部路堤底部、中部和路床位置设置土工格栅加固。

    其他路堤设计

    对于水田填方路基,应在边沟外侧设置栏水梗(利用边沟开挖土方在用地界范围内堆砌)。

    路堤基底处理

    路堤在施工前应清除地表植物根茎、耕植土、淤泥,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应开沟、排水、晒干、清淤,必要时设置横向排水碎石盲沟,并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在路堤填筑前还应实施地基填前夯实;对基础软土层较厚的填方路段应将软土清除换填、深层排水固结等措施处治。

    挖方路基设计

    路堑边坡设计应充分结合边坡的地层岩性、构造裂隙产状与路线关系、岩体风化程度、力学性质和开挖高度等条件,并兼顾地形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符合新设计理念倡导的设计思维,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边坡设计与边坡防护工程紧密结合。

    为减小挖方高度、节约工程量、占地,于坡脚设置1.0米碎落台,挖方边坡一般按照每10米高为一级开挖,各级之间设置1.5米宽平台,向外倾斜3 %。挖方边坡坡率主要依据地质条件确定,全线大部分边坡岩性为泥岩、砂岩、砂泥岩互层。一般泥岩、砂岩的边坡,采用沿岩层倾角或按照1:0.50~1.0坡率放坡;后采用植草、锚杆框架梁等防护措施,一般泥岩、泥砂岩互层的岩层反倾边坡采用坡率为1:0.30~1.0。采用弧形坡脚、坡顶。

    特殊路基设计

    填挖交界路基设计

    为了减少路基纵、横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在路床以下设置三层土工格栅,层间距0.35米,伸入挖方区不小于4米,伸入填方区10米,采用单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120KN/m。填方区过度段采用挖方中符合填筑要求的砂砾石等填筑,如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3m,坡度2~4%。同时为保证路基地下水排放通畅,在路基填挖交界处土工格栅下部设置横向渗沟。

    零填挖路基设计

    零填挖路段路基采用清除地表耕植土和淤泥后在路槽或地面以下换填挖方内的碎石土、片石并压实。对于基岩裸露路段,换填压实30厘米厚碎石土,在填挖交界处由纵向盲沟连通将地下水从填方边坡排出,盲沟数量按实际收方计;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旱田、旱地路段,换填压实80厘米厚碎石土,压实度≥95%;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水田路段,需按换填处理,碎石土和片石压实度≥95%,换填数量及范围见各工点工程数量表,在填挖交界处由盲沟连通将地下水从填方边坡排出,盲沟数量按实际收方计。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过湿土地基处理原则:根据大量勘察成果及路基填挖方高度,对路基进行沉降计算,根据总沉降及预压固结沉降计算工后沉降,当工后沉降≥30cm时,考虑施工方便,应进行处治。当需要处理软基厚度≤4米时,主要进行浅层处治,排除地表水后,采取挖除回填处理。过湿土路基施工应选择在旱季施工,施工前应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开挖纵横明沟),疏干地表水,截断周边水。

    上述处治原则按照路堤的施工期为一年计算确定。路堤填筑时间为180天,预固结时间为180天,然后铺筑路面。所以施工期不能少于360天。路面施工前最后两次差异沉降量均按接近于零设计。

    当需要处理软基厚度≤4米时,排除地表水后,对软弱土层全部挖除,选用挖方内的天然抗压强度大于15MPa的砂岩片石土换填,并反复碾压直至地基稳定达到要求。

    既有挡墙外拼宽设计

    对于原旧路已经设置挡墙,因新建路基宽度需加宽不多的情况,为保证新旧路基的搭接和稳定,在原挡墙外侧新建仰斜式挡墙拼宽。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

    路堤填筑

    1)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应各超宽填筑30cm,路基填筑完成并稳定后再对边坡进行清理。

    2)采用填料应分层摊铺,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应超过30cm、填石路堤不应超过50cm。

    3)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的碎石土。

    4)对于沿线弱~微风化的砂岩比较丰富路段,采用土石混填路基,路基压实应采用大功率的推土机(功率大于200)与重型压实机具(14T以上)。对下路堤,一般最大粒径15cm,且不宜大于摊铺层厚的2/3,压实层最大厚不宜超过40cm。

    4)路床应分层铺筑,碾压密实,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压实度符合表4-1的规定,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4.2 路堤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

    4.2.1 路基的压实标准

    表4-1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压实度标准表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上路床

    0~30

    ≥95

    下路床

    30~80

    ≥95

    上路堤

    80~150

    ≥94

    下路堤

    150以下

    ≥92

    零填及路堑路床

    0~80

    ≥95

    注: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填石路基的压实标准:填石路堤施工应采大功率的振动压实机具或重型夯实机具,对于不同强度的填石料,压实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施工机具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不能进行填石路堤施工。

    表4-2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容重

    (kN/m3 )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 ~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3

    下路堤

    > 1.50

    ≤6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5

    表4-3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容重

    (kN/m3 )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 ~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2

    下路堤

    > 1.50

    ≤5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4

    表4-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容重

    (kN/m3 )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 ~1.50

    ≤3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0

    下路堤

    > 1.50

    ≤4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2

    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

    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90%,高填方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92%。

    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处填方一侧的压实度:下路堤92%、上路堤94%、下路床95%、上路床95%。

    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5%。

    填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在规定的深度内,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

    挡土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侧需回填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0%~95%。

    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应大于96%。

    路基填料强度

    表4-5路基填料强度表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cm)

    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

    上路床

    0~30

    6

    10

    下路床

    30~80

    4

    10

    上路堤

    80~150

    3

    15

    下路堤

    >150

    2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5

    10

    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

    路基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采用相应合理的防护形式,为贯彻新的设计理念,尽量避免采用大量圬工防护的形式,应把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密切结合,做到环保、舒适、美观、协调、和谐等。边坡大量采取绿化、美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掩蔽工程建设对自然地貌破坏的痕迹;对于整体稳定好,坚硬的砂岩边坡,不采用任何绿化、防护形式,保持其天然的地质景观。同一坡面尽量采用相同的绿化、防护形式。

    据公路建设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近70%的高边坡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多次坍塌、滑移后最终形成的,应加强施工工艺控制,建立边坡动态观测监控系统,根据观测数据和结果,即时调整防护措施和防护时机,采取“先防护,后开挖;边开挖,边防护;开挖后,即防护”的措施。

    路基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坡口外的防护(如有)、排水工作,并作好坡面防护的准备工作,经监理同意后方可开挖;自上而下分级开挖,开挖完一级并及时实施坡面防护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开挖和防护;如设有桩板墙,应在桩板墙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再开挖桩板墙顶以下的坡面。

    对于土质、强风化或顺层边坡应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方式,避免在边坡开挖过程发生大面积破坏或形成更大的坍塌、滑移,给工程防护造成更大难度。原则上上述边坡的施工,在施工组织上应避开不利季节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的临时的防、排水措施,并经监理、设计和建设方同意。

    务必请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开挖后边坡具体情况,按上述要求实施路基防护。

    挡土墙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严禁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发生土体坍滑,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砌筑(分段长度不得大于10米)的办法施工,挡墙基坑严禁雨天开挖,开挖后及时施工或进行遮盖,严禁积水。基坑周围应开挖临时截水土沟。

    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础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应根据情况酌情调整。

    3)挡土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

    4)墙址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

    5)挡墙应错缝砌筑。

    6)墙背回填需待混凝土强度达 75% 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应先挖台阶,然后再回填。

    7)石料、水泥砼或水泥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8)除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外,未尽事项请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路基、路面排水及其防护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衬砌拱泄水槽及急流槽、跌水、渗沟、天然河沟等组成。路基排水原则上不与农田灌溉、水塘鱼池相干扰。

    根据设计径流量计算及当地成功经验,分别确定路界内各项排水设施断面尺寸。

    排水沟

    一般填方路段设置25cm厚M7.5浆砌片石矩形排水沟。排水沟尺寸50×50cm。

    改沟水接入排水沟时根据实际汇水量确定排水边沟尺寸。

    边沟

    挖方路段设置25cm厚M7.5浆砌片石矩形边沟,边沟尺寸50×50cm(含盖板)。居民出行处按需设置盖板,盖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厚度12cm,盖板上边缘与土路肩标高一致。

    截水沟

    在挖方路段汇水面积较大坡顶外不小于5m处设置25cm厚M7.5浆砌片石截水沟,尺寸采用50×50cm。施工中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酌情设置,截水沟两端出口采用跌水或急流槽将水引入边沟。、天然沟渠、低洼地。

    急流槽

    当挖方处于山沟处,为避免山沟水直接冲向路面,应在路堑边坡设置急流槽,汇水流入边沟或涵洞。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路基废方主要发生于较大的挖方路段,应尽量利用其有用部分。弃土堆的设置在充分征求地方意见、兼顾地方综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尽量集中布置,严格遵守水土保持的有关法规,与当地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注意保护林木、农田、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完善排水、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地方规划进行绿化或复垦。

    (1)路基弃方、借土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运距远近条件,不要因弃土场、取土坑的选择不当引起新的地质灾害,不得影响路基稳定及斜坡稳定。

    (2)弃土场排水结合实际地形,合理设置排水沟,将排水沟与天然沟渠相接,避免冲毁农田。

    (3)弃土场可采用轻型压路机碾压,弃土场坡面须进行防护;弃土场顶面须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4)弃土场表面须回填粘土层,并植树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

    (5)路段内清表、清淤产生废方,可用于土路肩、边坡绿化。

    (6)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作好弃土场培土复耕工作。

    (7)本项目共设3个弃土场,具体桩号、容量、占地面积等详见《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

    弃土场首先应作好排水、防护工作,在弃土场四周或中部修建排水沟,在底部设置盲沟,及时截住流向弃土堆的水流、排除弃土场内集水,解决好弃土场排水系统与天然排水系统衔接问题,避免水土流失现象。应在适当位置修建挡土墙、护脚等构造物,保证弃土场整体稳定性,避免弃土场出现坍塌、滑动等灾害,对于邻河弃土场的迎水面还应设置抗冲刷设施。弃土场还应作好绿化、复耕等水土保持工作,也可种植果树,创造经济效益。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前期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同时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2)在填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才可进行填方作业。

    填方路堤

    基本要求

    1)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

    2)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3)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4)在填方施工中应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填方范围内不能有坑凼积水,盲沟进出口不得堵塞。软基路堤施工应控制填筑速度,避免过快的填土加载造成地基失稳破坏。

    5)软弱地基土不宜直接碾压,应铺上50cm厚的填料后进行碾压,避免地基土结构破坏。

    9.2.2填筑要求

    1)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内。

    2)土方路堤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3)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当石料含量为50~75%时,每层填筑厚度应不大于400mm;石料含量大于75%或小于50%时,其压实作业应遵守技术规范中关于填石路堤或填土路堤的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路床面100cm厚度内不应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

    4)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5)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6)半填半挖路基和斜坡路堤要在除去覆盖土层的基岩上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3m,并向内倾斜2~4%的横坡;填筑时按错台高度分层填筑并压实。

    7)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8)任何等级公路的填石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9)填石路堤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0m。

    挖方路堑

    基本要求

    1)开挖土方不应使用爆破施工。爆破法开挖石方(其中K82之后由于临近鸭江场镇采用设计采用非爆施工),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底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处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然后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开挖石方爆破作业应以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为主,以保证挖方边坡坡面稳定、美观,严禁采用大型爆破和洞室爆破。

    2)路堑开挖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方案及边坡坡度时,应及时报批。

    3)路堑路床的表层下为有机土、难以晾干压实的土、CBR值小于规定的土或不宜作路床的土,均应清除换填为符合规定的土。

    4)石质路堑边坡清刷及路床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石质挖方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尺寸不应大于20cm,超爆凹进部分尺寸也不应大于20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10cm,否则应进行处理。

    (2)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边坡,下挖2~3m时,应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对于软质岩石边坡可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对于坚石和次坚石,可使用炮眼法、裸露药包法爆破清刷边坡,同时清除危石、松石。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不应陡于设计规定。

    (3)石质路堑边坡如因过量超挖而影响上部边坡岩体稳定时,应用浆砌片石补砌超挖的坑槽;

    (4)石质路堑路床底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后的路床基岩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之差如过高,应凿平;过低,应用开挖的石屑或灰土碎石填平并碾压密实。

    (5)石质路堑路床顶面宜使用密集小型排炮施工,炮眼底标高宜低于设计标高10~15cm,装药时宜在孔底留5~10cm空眼,装药量按松动爆破计算。

    (6)石质路床超挖大于10cm的坑洼当有裂隙水时,应采用渗沟连通,渗沟宽不宜小于10cm,渗沟底略低于坑洼底,坡度不宜小于6%。如渗沟底低于边沟底则应在路肩下设纵向渗沟,沟底应低于深坑洼底至少10cm,宽不宜小于60cm;纵向渗沟由填方路段引出。渗沟应填碎石,并与路床同时碾压到规定的要求。

    施工要求

    1)路基开挖时必须准确测定出设计边坡线,以坡口线由上而下开挖,严禁进行掏挖或平口抬炮施工而影响边坡稳定,特别是深挖边坡应严格控制其坡比和平台宽度。当路堑的开挖线距边坡的设计线两米时采用光面爆破;若采用预裂爆破,则应合理布置预裂孔和主爆孔位置,各预裂孔的角度应与设计边坡坡度一致。预裂孔应先于主爆孔之前同时起爆,以保证其良好的光面效果。在爆破之前应由施工单位作具体的爆破组织与技术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应储存于指定地点。

    3)深挖路堑施工土质边坡时。宜每隔10m高度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为1.5m。平台表面横向坡度应向外倾斜,坡度约为3%;纵向坡度宜与路线纵坡平行。平台上的排水设施应与排水系统连通。

    路基压实

    (1)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的压实度应不低于规范的要求。

    (2)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3)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应进行弯沉检验。路床顶面的检测弯沉值在考虑季节影响之后应符合设计要求。土质路床顶面检验的压实度和弯沉值均应满足要求。

    本项目重要路段施工

    水田地区

    (1)水田排水疏干

    施工前应沿公路用地两侧筑埂,在埂内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沟深应保证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以疏干表土。

    (2)对原地面处理。

    地表疏干后,地基上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应清除表层不良土层,经碾压密实后在上面填筑路堤。当地面不能疏干,含水量过大无法压实时,应挖去湿土,换填好土或砂砾然后压实。也可以在湿土中掺石灰或粉煤灰以吸收多余水分以便碾压密实。原地面为淤泥时,二级以下公路可抛填砂砾、碎石、片石等压、挤淤,经碾压稳定后再填路堤。

    (3)跨越水田的路基应不影响农田排灌,当设计农用排灌涵洞位置不当、数量不足时,应及时按程序提出变更设计,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软土段落

    1)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保持基底干燥。淹水部位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

    2)软土地基应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条件、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超载预压、反压护道、渗水及灰土垫层、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碎石桩、轻质路堤、深层加固等措施。

    3)软土地区下层路堤,应采用渗水材料填筑;路堤沉陷到软土中部分,不得采用不渗水材料填筑,其中用于砂砾垫层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m,含泥量不大干5%。

    4)路桥衔接部位:路基与锥坡填土应同步填筑;碾压不易到位的边角处,宜用小型夯压机械按要求夯压密实;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土;分层碾压厚度控制为15cm。

    5)软基填筑路堤,分层及接茬宜做成错台形状,台宽不宜少于2m。

    6)软土地段路基应安排提前施工。路堤完工后应留有沉降期, 沉降期不应少于6个月,期内不应在路堤上进行任何后续工程。

    7)修筑路面结构之前,路基沉降应基本趋于稳定,地基固结度应达到设计规定值。

    8)软土段填筑路堤要做好必要的沉降和稳定监测,并严格控制施工填料和加载速度。路堤填筑过程中每填一层应进行一次监测,路基加载速度应控制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宜超过0.5cm,沉降量不大于1.5cm,超过时即应暂停填筑,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规定值后再继续施工。

    旧路面破碎

    旧砼路面标高低于本项目设计标高50cm的应在路面铺筑前破碎,破碎的路面结构层作为路基填料,粒径不应大于30cm。

    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期间,应在施工地段两端以外100m远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路段前后50m范围设置隔离带,减速标志,限速10km/h,用以疏导交通,确保施工人员、过往行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2)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应派专人指挥过往车辆,严格控制,避免施工期间造成交通堵塞。

    3)施工时应做好施工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施工,撤离施工人员,适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联系参建单位共同商讨处理措施。

    4)施工期间应撤离民房内的居民,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5)施工中的水电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处理。进入施工区域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施工人员下孔施工时,应系好安全绳,并在场地外树立标志牌,以免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造成安全事故。

    6)不得随意在坡体上加载,挖孔土石应运至坡体外指定地点弃放。

    7)对于填方高度较高同时其基底为软基路段,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8)在管道中心线、高压线两侧各50~200米范围内进行爆破的,应当事先征得管道企业同意,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9)未尽事宜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规范要求办理。

    相关热词搜索: 公路 武隆 路基 路面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