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扶贫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云龙县为例

    时间:2021-01-14 11:22:4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地方扶贫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云龙县为例

    摘要

    近年来,云南省云龙县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云龙县地方扶贫工作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扶贫渠道狭窄、工作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福利性项目分配缺乏规范、基层扶贫组织缺乏主动性、贫困人群科学文化水平低下,基层扶贫阻力大、扶贫政策自身设计存在一定缺陷等问题。并针对上诉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拓宽扶贫渠道,促进种植业、养殖业等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福利项目监督、提高基层扶贫组织自主性、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水平、完善扶贫政策设计机制。以期能对云龙县扶贫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地方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经济状况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In Yunl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t present, Yunlong County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has been steady development, but there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data, we can know that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Yunlong County is:the ways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narrow, the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 insuffici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s serious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not mature, the welfare project allocation is lack of standardized, the initiative of the grassroots poverty organizations is poor, and also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evel of poor people is low, the grassroots poverty have so many resistance 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has some defects and some other issues. So there are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Promote the planting industry and the breeding industry,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uild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economic organization,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elfare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intelligence work,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poor population,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 hope this will played a positive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unlong County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Key words: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situation

    目录

    引言 (3)

    一、扶贫工作概况 (3)

    (一)扶贫概念 (3)

    (二)扶贫方式 (3)

    (三)扶贫方式转变 (4)

    二、云龙县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4)

    (一)云龙县地方扶贫发展工作情况 (4)

    (二)云龙县地方扶贫发展的成功经验 (5)

    三、地方扶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5)

    (一)扶贫渠道狭窄,扶贫工作后续力度跟不上 (6)

    (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扶贫工作造成严重阻碍 (6)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成熟,导致扶贫工作经常陷入被动 (6)

    (四)福利项目分配缺乏规范,影响扶贫工作公正性和公信力 (7)

    (五)基层扶贫组织缺乏主动性,制约着扶贫工作的最终落实 (7)

    (六)贫困人群科学水平低下,基层扶贫阻力大 (8)

    四、对地方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8)

    (一)深入了解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 (8)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9)

    (三)健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 (9)

    (四)加强福利性项目监督机制建设 (10)

    (五)提高基层扶贫组织自主性 (10)

    (六)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水平 (11)

    结论 (13)

    致谢语 (14)

    主要参考资料 (15)

    引言

    从云龙县发展趋势与全局看,地方扶贫的发展能为云龙县当地居民提供政策援助、就业援助,增加居民收入,逐渐实现居民共同富裕。同时通过扶贫工作大力发展当地的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为加工业提供原料,发展地方扶贫对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云龙县地方扶贫工作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项惠民的好项目。

    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地方扶贫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客观方面与主观因素相结合来分析此类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扶贫工作概况

    (一)扶贫概念

    扶贫工作时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户尽快脱离贫困而开展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规划和目标上有近期和远期之分。近期以治标为主,主要是帮助贫困户寻找合适的工作致富门路、发展种植养殖等经济,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远期以治本为主,主要是为贫困地区整体发展社会经济、壮大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等,确保该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地区的人经济发展带动该地区居民的繁荣发展。(二)扶贫方式

    对贫困户的扶持方式主要有:①家庭自营。②创办经济实体。④开发投资。⑤安置就业。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方式主要有:①利用当地的农林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当地种植养殖等产业和加工业。②开发当地的水利、矿产等资源,吸引投资,增加就业。③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地区扫清贫困障碍。④加大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为当地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等提供支持,针对贫困地区进行政策、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

    ⑤为贫困地区前先组织产业研合作,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贫困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

    (三)扶贫方式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精准扶贫是要分别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人口造成贫困的具体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治理贫困帮扶手段上要实现差异化、精确化、高效化。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方式的巨大改革,必然引起扶贫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能够帮助我们真正打好扶贫攻坚战。

    二、云龙县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一)云龙县地方扶贫发展工作情况

    1、通过项目建设开展扶贫工作,大力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近五年来,云龙县共通过投入财政资金、专项资金、补助资金,帮助行政村整村建设、省市示范村建设、专项安居工程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400万元,共建设整体村庄21个、示范村165个、专项安居房1107户。

    2、通过产业扶持开展扶贫工作,大力增加当地群众收入。近年来,云龙县通过帮助群众种植核桃、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以及帮助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新上产业项目等,实现了“种产销”一条龙链条,有力帮助了群众脱贫致富。近五年来,云龙县共投入各专项资金、财政补助资金累积1800余万元,帮助群众种植核桃、中药材、水果等分别达到130万亩、10万亩、5万亩规模,年均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农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2014年达到4765元。

    3、通过信贷发放开展扶贫工作,大力拓宽贫困户融资渠道。云龙县通过本级财政、北区银行、争取中央及省市补助资金等方式,积极为贫困户争取优惠贷款、免息贷款等,帮助贫困户筹集启动资金,同事及协调帮助农户自我组成互助社,通过互帮互助等方式进行融资。五年来,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近4亿元,受惠农户超过5000户,成立互助社30个,涉及农民30000余人。

    4、通过科技下乡开展扶贫工作,大力提升当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云龙县采取积极措施,免费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同时利用产业项目积极为劳动力转移人口培训新技术、新技能,帮助贫困人口增长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五年来共培训劳动力40000人次,转移劳动力人口超过20000人。

    (二)云龙县地方扶贫发展的成功经验

    1、制定科学的扶贫机制与扶贫方案。在机制方面注重创新。对于近期扶贫工作来说,可以通过一家一户的帮扶工作帮助农民尽快脱贫,但是要相对全县整体脱贫必须在机制上做出统筹规划和安排。云龙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先后制定了“干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十乡百村工程”、“脱贫致富示范村建设”、“扶贫工作层级责任落实”等机制,有效促进了整体扶贫工作的开展。在扶贫方案方面注重落实,统筹农、林、水利、电力、交通、广电、教育、环保、卫生、科技等部门,实行引水到村、送电到村、道路建设到村、邮电网络到村、广播电视到村、办学到村、科技服务到村、新农合到村、种养服务到村、改善生态到村,确保了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

    2、政府主导扶贫工作,各部门参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研发现,云龙县地方扶贫工作以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是云龙县地方扶贫工作实施的前提,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开展扶贫事业。几乎所有的扶贫项目从论证、推广到验收均由政府人员负责,并且政府人员对贫困农户提供人、财、物的全方位服务。这是因为该地区生产要素质量低,并且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单纯依靠贫困地区自己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扶贫效果欠佳。因此,必须由政府强化自己的经济职能,通过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扶贫行动,培植和诱导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机能。

    3、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调研比较发现,云龙县地方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之外,第二个便是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云龙县内先后建成了“建设万担优质烤烟生产示范园”、“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园”、“万亩优质泡核桃示范园”等项目,2014年完成烤烟收购3.80万担,生猪出栏4.14万头,实现烟农收入6152.88万元、实现畜牧业收入1.23亿元。以云龙县长新乡整乡推进试点项目为例,全乡总投资1.5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1%,种植金银花、花椒为等3.5万亩,建设乡村公路(硬化)80公里,建成扶贫安居房1116户,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1230人次。

    4、企业及社会支持。云龙县在实际扶贫工作中还非常注重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帮扶包乡,县处级领导和县级机关单位部门挂钩帮扶包村,企业则深入开展“企扶村”活动。年底还要对扶贫帮扶干部进行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和提拔使用;对考核不合格的,延长一年时间,不合格不出村,两年内不得提拔和调动。云龙县实施干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以来,呈现出部门齐心协力、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扶贫势头。

    三、地方扶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渠道狭窄,扶贫工作后续力度跟不上

    就云龙县总体扶贫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现有的扶贫措施都是些常规举措,如项目扶贫、技术扶贫、政策扶贫等,这些都是全国各地都在实行的常见扶贫举措,云龙县很少能够在扶贫渠道上有所创新,常规办法所取得效果也只能是中规中矩而已。另一方面扶贫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每月、每年都应该在坚持做,长此以往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现在云龙县却面临着扶贫工作短期化、阶段化的现象。以科技扶贫来说,不论是果林种植,还是特色养殖,都需要农技下乡,但当前的技培训大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都没有后续的可持续性,目前尚还做不到“一村一名常驻技术人员”。在乡村一级基层,当农民有种养殖问题时,农技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例如在该县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的不到位,一些农民不懂核桃的种植、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的技术,导致核桃产品档次较低,产量和效益不高。

    (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扶贫工作造成严重阻碍

    1、乡村公路等级差。云龙县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山区,地势复杂多样,田陌沟壑交错并行,高山丘陵峡谷相间而在,全县土地面积有超过80%以上都是山地,交通条件非常差,导致该县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曾经有当地俗语用来表达云龙县的交通,“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信息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正是一种真实的写照。

    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都是上世纪中期修建,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已经无法正常发挥抗灾减灾的作用,也没法正常进行引水灌溉,大部分山地地区更是没有基本的蓄水和排灌设施。全县基本农田数量本来就非常少,大多有没能得到有效灌溉,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自然也就无法保证收入。

    3、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云龙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财政资金和申请的国家省市补助资金越来越多,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再加上历史欠账太多,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远远无满足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另外,对于申请的国家、省、市财政补助,通常都要求配套一定比例的县级财政资金,然而由于县里财政负担太重无法承担,导致发挥不出补助资金的作用。结果就使得当地在农田水利、交通设施、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成熟,导致扶贫工作经常陷入被动云龙县作为贫困县份,农业质弱且低效。农业结构以家庭承包为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为

    主,使云龙县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提升受到很大局限。要突破这种局限,需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此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便是大趋势之一。经过实地调查,农业产业化已初具雏形且是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农民将更深地卷入市场竞争之中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尤其重要。但同时,调查发现目前云龙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是低层次的、非正规的初级农民联合体,其运行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随意性大、缺乏公信力,因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极其有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由政府部门进行市场操作的做法应该是不妥的,是需要改变的。

    (四)福利项目分配缺乏规范,影响扶贫工作公正性和公信力

    曾有媒体报道,在云龙县出现有人冒充低保家庭中领取低保救助金,而真正的贫困户很多都没有享受到低保救助。据了解,有些贫困的村干部的资源分配权力很大,一系列扶贫项目落到某个村庄后,由于大部分村民的经济状况接近,而农村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将扶贫资源进行一定的人情分配便在所难免,这会引起村民的不满,而这种情况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另外,当前新阶段的国家扶贫项目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就是正在成为干群和村民间矛盾漩涡的中心。部分乡镇干部反映了他们的两难处境:一方面是扶贫资金进行平均分配的效果不好,而如果集中在某些村,又会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例如开展某项任务性工作时,没有获得扶贫项目的村庄会很抵触。因此,不论针对一般性扶贫项目,还是对低保金,如何建立制度化的分配机制并保证其落到实处,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基层扶贫组织缺乏主动性,制约着扶贫工作的最终落实

    作为政府在基层的领导,贫困地区的党政机关在扶贫攻关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扶贫任务的主要工作,例如,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终要靠当地基层党政干部部署推动,贫困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党政领导干部的亲自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与扶贫工作也需要与当地基层领导密切配合才行,等等诸如此类情况。可以说,基层政府效能对于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很大影响,其中又以县级政府的影响最为显著。县级扶贫组织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最熟悉本县各地资源禀赋情况。所以,适当增加县级扶贫组织对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等自主权是十分必要的。但云龙县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直接负责执行上级的扶贫任务和工作部署,其自主权很小,缺乏主动作为,被动性非常明显。

    (六)贫困人群科学水平低下,基层扶贫阻力大

    之所以很多贫困地区都是偏远山区,实际上和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低下是有密切关联的,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造成这些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处于劣势,无法自主勤劳致富,翻过来又导致没有能力支付教育等费用支出,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贫困现象无法根除。有数据统计显示,云龙县贫困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8 年,比全省平均水平少0.8 ,全县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分别占63%,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科技掌握情况等都不足以支撑其脱贫事业的要求,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扶贫工作的成效,这对扶贫事业带来的制约是长期而显著的。

    四、对地方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一)深入了解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

    1、培植支柱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云龙县应该充分利用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生态保存良好的优势,做好“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这篇大文章,积极发展能够连片开发、规模生产和促农增收的特色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泡核桃、烤烟、茶叶、麦地湾梨、红豆杉、中药材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在加大支柱产业培植力度的同时,以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支持鼓励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努力打造云龙高原生态农业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对于产业化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技术水平非常关键,而农技下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贫困人口的每一项新技术、新本领都离不开农技人员的教导,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技人员的帮扶。为了真正做到农技常驻乡村、服务乡村,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农技下乡体系。一是提高农技的便捷性。招聘农业方面专业的农机专家定岗定责到农村服务一定年限,对于待遇、提拨晋升等给与一定的照顾和优惠;对当地农业部门的农技人员建立制度性、常规性、轮流性的驻村机制,将之与待遇职称晋级等进行挂钩;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个村在村民小组中挑选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村民,由正规农技人员向其传授农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做法,再由

    他们传授其他村民。二是各部门部门联动形成科技扶贫合力。农技服务不能光靠政府,政府相关部门需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社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农业企业、农民技术精英等就农技下乡问题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以科学分工,取长补短,从而科学地制定一定时间内,针对某一地区、某一项目的农技服务计划。三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扶贫。组建专门的低盈利性的农技服务公司,以低偿微利的价格向农户提供服务,农户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农技公司,农技公司年末根据提供服务的次数和项目,从政府部门获得一定补贴。这是因为只有在农户的选择能够影响农技供给者的生存和发展时,农技的供给质量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也是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云龙县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将筹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一是要突出扶贫主题。即突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直面现实、倾听民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从通村油路、通乡油路建设入手,大力发展村组道路新建及硬化、新建及维修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村民活动广场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精准扶贫硬件基础。二是要打造精品工程。坚持把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解决制约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实施好“五项工程”,即实施好通村便民桥建设工程、村办公室及党员活动室维修工程、村组道路新建及硬化工程、村民活动广场建设工程、村级电信通讯基站建设工程。三是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要针对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开展调差,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改善和保护人居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精准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三)健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是扭转群众观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现代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好处等,树立优秀典型,让贫困人口切实看到合作经济带给他们的真真切切的好处,扭转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资源自觉加入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对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重视起来,从根本山扶持起来,要统筹各部门,在税收、信息、政策、工商、政务办理等多方面给与相应的优惠,并适时派遣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教学指导,提高经济合作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化运行是合作组织走上规范化运营、形成组织合力并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明确共同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各个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

    防止政府扶持政策和合作组织盈余过分集中于少数人,确保所有加入合作组织的贫困人口都能从合作组织的收益中平等的获得属于自己的收益。还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比如按留存利润的一部分提取风险准备金,社员也缴纳一定风险备用金;聘请行业专家、市场营销专家、风险管理专家为顾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工作以减少风险、化解风险。四是加紧实施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为加入组织的社员带来好处,担当面临一些突发的农业灾害时,可能会令社员们不仅没有分享收益反而蒙受损失,让他们对加入合作组织失去兴趣,因此应该以合作组织的名义积极申请各类保险。当前农业保险均在一些北方农业大省开展,云龙县作为农业薄弱县域需积极争取,也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争取成为农业保险试点县,立足点在避免农户因灾因疫返贫和扶贫事业的持续发展两方面。政府重视地方财政必须提供配套资金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前提,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省政府须有足够重视。由于商业保险公司的赢利性本质,从长远来看,需要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四)加强福利性项目监督机制建设

    在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保”分配问题上,除了“关系保、人情保”之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农村的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正逐年加大,而这部分收入又具有隐蔽、不稳定和不易估算的特征,这也进一步增大了低保评定的主观性。所以,对农户收入进行客观的评估,是低保能否做到公平性的基础。而现在的低保、扶贫金等大多是现金支付,想要杜绝贫困户的评定的主观性目前还难以完全不到。这种情况就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对村干部进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学习,了解政策制度的初衷和意义,明白违规操作的危害。二是强化监督检查。鉴于目前低保已成为农村干群矛盾、村民矛盾的中心,因此有必要对村干部的违规操作采取严厉措施。可以采取“低保违规一票否决制”,具体做法由上级主管部门如乡社保所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突击随机抽样检查,结合群众反映,发现如关系保,人情保等违规情况后,村干部立刻免职,且将此情况在本乡本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借以起到警示作用。三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当前农民的权利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当下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体的农村贫困人口,他们往往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村务公开、举报电话等还不会使用,可见,要真正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必须提高他们的素质,教会其使用正式渠道维权。

    (五)提高基层扶贫组织自主性

    当下的中国扶贫政策体系,大体是中央和省一级扶贫组织负责制定一定时期内全国和地

    方的扶贫政策,决定扶贫资金的分配比例和用途,而市、县扶贫办作为基层扶贫组织,一般只能负责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因此在现行体制下,中间层级过多、底层主动权太少导致了一些政策与实际相脱节。曾经有面对云龙县贫困人口所做的调研,很多人在回答“作为一个扶贫人,你认为当前云龙扶贫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一主观题时,很多人回答“有些扶贫政策与扶贫实际脱离,扶贫项目不符合当地贫困人口的急切需求,一些宝贵资源配置失误导致效果不佳,扶贫工作收效欠佳最终流于形式”等。县级扶贫组织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最熟悉本县各地资源禀赋情况,因此适当增加县级扶贫组织对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等的自主权是十分必要的。增加县扶贫办的自主权,可以采取渐进的办法和试点的形式,同时加强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建设。一是采取渐进的办法。渐进的办法是指在目前扶贫资金分配体制下,尝试拿出10%~20%资金交由县里自由支配,以后视效果调整自由支配比例,从而形成比拼争优机制,使县一级政府和扶贫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采取试点的办法。试点的办法是指在云龙县所实施的扶贫项目中,按照项目类别先选择某一个乡镇、若干个村庄、若干个贫困户、若干个企业等进行试点,待完成试点后对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经验,对试点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继续完善试点方案,然后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进行向全县推广,尽量减少风险,争取最大受益。三是采取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建设扶贫资金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计,资金自由使用权的下沉意味着自由使用主体的增多和分散,使资金被挪用或贪污或者在分配过程中发生权钱交易的机会增大,因此,监督机制健全与否至关重要。因此,在以往上下级监督为主的基础上完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财政监督等机制,使县级扶贫组织自由支配的扶贫资金真正被用在实地,实现政策设计的初衷。

    (六)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水平

    贫困地区之所以一直贫困无法很快脱贫,其实和物质短缺、环境不好的影响并不是很密切,主要还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关系更密切,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取决于该地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少,温州地区条件非常差、资源禀赋也不好,但是当地人凭借自己的头脑硬是闯出了一片天下,这样的例子在全国还有很多。真正要实现脱贫致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到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上来。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无论什么地区对人口的智力的投资都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工程,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因此一些地区对此没没有很用心,再加上现在的干部任期制导致的很多官员只重视眼前不考虑长远,将主要精力和扶贫资金的绝大部分投向一些“短、平、快”项目和产业化项目,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造成了一些地区贫困人口素质上不去,物就无法脱贫。例如,在2010—2014 年中,云龙县县共获得了3.3 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但其中的2.7亿元都用在了产业扶贫

    工作中,占总资金的82.27%,而仅784.91 万元用于技术培训,占总资金的2.38%。这种做法直接导致输入农村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不为农民所掌握和使用,使农民丧失了主动权和自我主宰能力,在农业工业化的诱导下,农民通过资源和劳动力的输出获得了高于经营农业的收入,逐渐失去啦对农业的信心。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反贫困制度安排的规制和宏观政策牵引,必然对21世纪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产生消极影响。当前,做好智力扶贫工作,全方位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由于文化难于量化测评,所以不好评估检查,也就是说,智力扶贫项目是没有硬约束的。只有靠中央、省、市从宏观政策的导向上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领域的投资,引导县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对人口素质的提升上,大力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农村贫困人口的素质才会有可能提升。二是提高贫困人口对于参与智力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在智力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多倾听贫困人口的意见建议、呼声要求,切实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向他们提供他们自己想接受、能接受等项目,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技术、新本领。三是要拓宽智力扶贫内容。全方位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技能素质当前集中在实用技能培训的智力扶贫在现阶段是最急需的也是正当的。但是在技能培训一段时间后,智力扶贫应该拓宽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长期的思想扶贫,以慢慢改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结论

    云龙地方扶贫工作不仅给云龙人民带来就业致富的新道路,而且是云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门类。不过在我们看到地方扶贫工作各方面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发展,暴露出一些发展中的多种问题。所以要怎样来使云龙地方扶贫发挥出它的优势,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如何因地制宜,及发展经济又同时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所以云龙地方扶贫的发展,不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而且还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致谢语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杨发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的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主要参考资料

    [1]刘进来.论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与启示.[D]中南民族大学.2011.(06)

    [2]杨乐宣.论公共叹策的晋通性与特妹性-以少数民族地区扶贯叹策为例.[N] 临沧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3]杨甜.公共服务视阈下贫困地区县政府财权事权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为例.[D].2011.(04)

    [4] 邢成举. 乡村扶贫资源分配中的精英俘获——制度、权力与社会结构的视角.[D].中国农业大学.2014.(05)

    [5]王微.贵州农村扶贫机制的完善路径研究-基于对贵州典型4县的实证调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

    [6]徐彦平. 国家贫困县政策改革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之道.[J]. 理论导刊.2014.(09)

    [7]张永乐. 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问题探究——以维西傈僳族自为例

    .[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05)

    [8]赵雪梅.大理云龙县着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J]. 中共云龙县委宣传部.2015.(02)

    [9]旷宏飞.云龙县多措并举扶贫综合开发攻坚战.[J]中共云龙县委宣传部.2014.(12)

    [10]韩斌. 云南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实践及完善.[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01)

    [11]杨俊萍.云南云龙县: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整乡“双推进”取得明显成效.[J].2015.(03)

    [12]云龙县人民政府.云龙年鉴.[J].云龙县地方志编县委员会办公室.1995-2014

    [13]李虞森、世林. 用心念好“四字诀”求精求准识真贫——兴国县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做法.[J].老区建设.2015.(09)

    [14] 苏海、向德平. 社会扶贫的行动特点与路径创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3)

    [15] 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4)

    [16] 范媛、李强. 云南扶贫:“谋势”胜于“谋子”. 中国经济报.2015.(01)

    [17] 谈旭. 让扶贫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柴达木报.2010.(03)

    相关热词搜索: 扶贫户问题 云龙县 为例 扶贫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