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成绩查询 > 正文

    2020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时间:2020-08-27 08:51:0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2017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是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的2017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2017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一李冬梅是兴安盟兴安家政服务公司和兴安家政职业培训学校的创始人。10年艰辛磨砺,赢得乌兰浩特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女企业家、巾帼建功标兵、首届感动红城十大人物、优秀人大代表、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创业明星、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20xx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执着和坚持让梦想起航

    2003年4月,李冬梅做为一名商业系统下岗女工,在彷徨和无奈之际选择了无人问津的家政服务行业。兴安家政成立之初,主要服务项目就是以保洁为主,当时情况是只有1张桌子、1部电话、1间从兴安街办事处借来的不到40平米同兴安街保障所、民政在一起办公的房子。几块抹布、几个扫把、两名姐妹便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为打开保洁市场,她四处奔波求人,到单位、工地、走街窜巷,遭白眼、被拒绝、被冷落是经常的事,招来的20名女工,没过1个月剩5

    名了。记得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兴安家园有两栋楼交工需要搞卫生,李冬梅接到了第一批大活儿十分珍惜,从早上4点开工,忙到半夜才回家,一日三餐在工地,由于又累又困她下楼一脚踩空,把脚脖子扭的腿肚子快朝前了。为了抢工期、讲诚信、她强忍剧痛,让人搀扶着指挥。姐妹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5天的时间里,有的手划破了不吭声、有的恐高不适应高层楼擦玻璃,头晕、恶心、却咬牙硬撑着,有的因起早贪黑干活把孩子托付给亲属和朋友,有的因连续几天超负荷工作腰都直不起来了,却硬挺到最后。当验收通过时,姐妹们相拥而泣······。正因为有这样的团队精神,兴安家政在社会上逐渐赢得了信誉和声望,冬去春来,寒梅绽放。

    为了兴安家政能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李冬梅克服种种困难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接受月嫂、育婴师等专业培训,经过刻苦努力学习她考取了家政培训讲师和教师资格证。回来后就推出了专业月嫂、催乳师、育婴师、保姆、养老护理等服务项目,并且在2004年9月成立了兴安盟地区唯一首所家政职业培训学校,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为缩小与发达城市家政服务的差距,先后选派5名培训师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理和编写了1套家政培训教材。谁知开课后教学工作比想象的还要难,学员不仅是年龄大、文化低、掌握知识技能很慢,更要命的

    是自信心不强,于是把在岗的优秀员工请到课堂上来现身说法,同时还组织参加社会活动,为军烈属擦玻璃、搞卫生,慰问孤寡老人,捐助贫困大学生、为汶川灾区捐款献爱心。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学习和工作有了激情,涌现出了一批“金牌月嫂”典型人物。

    月嫂是一项新兴的服务项目,她不仅填补了兴安盟家政服务的一项空白,也为金牌月嫂走俏开辟了新的市场。由于学员成倍增加,现有场所已满足不了培训需求,经多方努力协调租用了兴安盟工会800多平方米的教学场地,内设了理论教室、多媒体教学和月嫂、育婴师、保姆、保洁、养老护理实操室,建立了家政服务员培训基地。

    在做好月嫂、育婴师等培训的基础上,李冬梅又做出大胆的举措,2007年开办了兴安盟地区营业面积最大的、品种最全的“亲子部落”两个孕婴用品实体店,一站式服务、一站式购物。2010年兴安家政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至此完成了家政服务人员从培训、鉴定、就业、服务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培训一人、鉴定一人、就业一人。2010年选派两名大学生去呼市专门学习创业培训讲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充实培训队伍,把应聘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重点培养,使家政服务队伍知识化、年轻化。20xx年培养2名年轻的热爱家政事业的大学生,到外地专业系统地学习家政学。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员工每年选派1-2人,参加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

    组织的菲律宾参观团,实地学习菲佣的家政服务理念和模式。

    二、员工制管理见成效、探索发展路更宽

    员工制管理是兴安家政走出的成功模式,实行“五统一、持四证”即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开资、统一考核、统一服装;持身份证、健康证、上岗证、家政保险证。员工每月末都回来总结汇报、交流经验,接受企业文化培训。使员工有归属感、价值感;让客户有信任感、安全感。每年末都召开总结表彰联欢会,郊游等活动,每位员工在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温馨的祝福,“三八节”都会收到精美的节日记念品,同样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有慰问品到家。2006年自创兴安家政之歌《用心血浇灌梦想》、《月嫂的心声》,快板书、歌舞参加广场文化演出、参加自治区家政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员工到哈尔滨、北戴河等地观光旅游,通过以上活动开阔了员工的视野,让员工体验到了兴安家政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其乐融融。让在这里的员工真正感受到了——选择家政,永不失业!

    三、十年创业历尽艰辛硕果累累前途光明

    十年来,学校与家政公司密切配合、相互依托、共同铸就了“兴安家政”品牌,并与盟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劳务输出。安排2150名育婴师、7230名月嫂、3300名专业护工、9500名钟点工、10385名保姆、485名保洁员

    在盟内外就业。目前兴安月嫂月薪已达到5500元,供不应求。几年来学校在乌市、前旗、扎旗、中旗、突泉、阿尔山及图牧吉劳教所等地巡回授课,接受培训的学员达到38400人,通过劳动部门鉴定的达到12800人,学员培训结业后85%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兴安家政职业培训学校现已被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女职工培训学校”,被自治区劳动和保障部门确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被命名为自治区就业“示范企业”、被兴安盟命名为“促进就业先进企业”、被乌兰浩特市委政府评为“2009—2011年度立功单位”。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可姐妹们凭着那柔弱的肩膀、执着的性格、海一样的胸怀、“家政是小事,用心成大事“的理念。硬是由一张桌子培训出了38400名学员,一部电话服务了四万多个家庭,几块抹布擦出了280名优秀员工。兴安家政已成为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会员单位,李冬梅被聘为中家协会副秘书长,兴安盟家政服务协会会长。

    兴安家政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几任盟市领导,自治区工会、妇联、劳动就业部门等领导先后到兴安家政考察指导工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今天兴安家政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同兴安家政一路风雨兼程走过来的姐妹们。十年前李冬梅从事家政仅仅为了生活,如今是为了家政事

    业,为兴安盟的就业尽一份责任。2012年李冬梅多方筹资350万元、新购置的近千平方米的家政培训场地即将交付使用,今后她要整合兴安盟的家政维修服务市场和本地资源,成立家政维修服务中心、建立遍布城乡的家政服务网络体系,搭建网上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完善保障机制。带领姐妹们用“爱心加细心加责任心给客户一份安心”“天下事我们专做家务事”的宗旨,开辟家政服务市场、增加就业人数和就业岗位,为开创兴安盟乃至全区的家政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梅香自苦寒来,愿这枝芬芳的寒梅为千万家庭带来无限的温馨。

    2017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二有人说他是一棵树,虽然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时光轮回的印记,但他却更加坚韧挺拔、根深叶茂;

    有人说他是一座碑,虽然风雨磨平了他昔日锋锐的棱角,但他却依然屹立不倒,伟岸依旧;

    有人说他是一个传说,34年来在近乎“原始”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坚持做着同一件枯燥而单调的事情;

    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傻子”,不光自己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还拖累了妻儿老小,但他却“心安理得”,每天无怨无悔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他,就是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会同县林科所白土冲林场护林员唐自田。“五一”前夕,记者来到白土冲林场采

    访了这位传说中像树、像碑的“傻男人”。

    白土冲“广木”子代测定林

    34年与“松枝灯”相伴的“野人”生活

    从“广木之乡”会同县城出发,一小时左右的颠簸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会同县西南方向的地灵乡大坡村白土冲林场。该林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处湖南、贵州两省的会同县、靖州县和天柱县“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交通闭塞,人烟罕至。

    “这里以前一直都不通电,直到今年元旦节的时候才安装了太阳能光板发电,至今都没有手机信号。”一到林场,陪同采访的会同县林科所所长顾扬传就向我们介绍起来。

    一栋破旧的砖瓦房,前面一块坑坑洼洼的空地,周边重重绿树环绕,宁静得可怕。走进唐自田的家中,满屋子除了一个今年初添置的电饭锅之外再也找不到别的电器。

    “从1981年来到这里,一晃就是30多年了。”1981年会同县决定在白土冲进行杉木良种科研,培育高产杉木原种。当时年仅18岁的唐自田刚好从学校毕业,听说白土冲需要人造林,什么也没想,就从30公里开外的家中过来了。这一来,就是整整34年。

    “当时刚来的时候三四十个人住在一个临时工棚里,没有电就捡些松枝烧燃作灯,人都熏得跟腊肉差不多了;没有水喝就到几里地之外挑山泉水喝,有时夏天都要几天才能洗

    次澡。”回忆起往昔岁月,唐自田仍然感慨万千,“那个时候要出去只能走山里的一条毛路,东西进出都是靠肩挑背扛,来回要三、四个小时,衣服也经常被路边的刺树刮烂。”

    上世纪80年代的白土冲,杂木丛生、野兽时常出没,稚气未脱的唐自田有过恐慌、纠结,甚至一度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呆在这里没过多久,实在耐不住寂寞了,真的想干脆回去算了,只是父亲要我坚持做下去,没得办法,只好继续守在这里。”

    当问及最后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唐自田动情地说:“后来也慢慢习惯了,领导也希望我留下来,看着一棵棵自己亲手栽的树苗越长越大,就像自己的孩子,就舍不得走了。”

    “他这一辈子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科研基地,从没有过私心,不提要求、不讲条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唐,就不会有这片林子。”所长顾扬传、出纳李艳华由衷地说到。

    精心守护让会同“广木”从会同走向了全国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造林难,管林更难。

    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后,唐自田就再也没有过动摇过。1988年,他更是把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接到了山上,从此把家安在了林场。

    造林开始后,唐自田对每一棵树的挖坑、施肥等关键技

    术都亲自把关。1996年,1000多亩第一代子代测定林成林,唐自田的工作职责也从造林变成管护、采种和观测数据。

    “1000多亩林子,每亩将近100棵,10万多棵树每棵都要登记备案,每年都要全程做记录,全靠他光着脚爬到树上去测试,数据出来从没有过差错。”顾所长介绍这一情况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是的,是的,就是因为经常爬树,年轻的时候他爬树比猴子都还快。”唐自田妻子李庆莲的一句玩笑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而唐自田却害羞得脸都红了起来。

    天天要爬树,危险自然不可避免。1995年,唐自田测试数据时突然脚底踩空,不慎从10多米高的山坡上滚落了下去,造成左手骨折,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而今,这个科研基地面积已经达到3700亩,唐自田每天都要在山上巡查一次,一趟下来近20公里,需耗时4、5个小时,由于早晚是巡山的重要时期,通常是天还没亮就出发,天黑了之后才能回来,陪伴他的只有一只手电筒。这么多年,遇到过好多次毒蛇、穿烂了多少双鞋,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老唐的敬业精神,这么多年林子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和重大偷盗林木案件。”这一成就让我们惊叹不已。

    最让唐自田心疼的就是基地间伐林木的时候。树木越长

    越大、越长越密,为了确保长势好的树能有更好的生长条件,周围长势较差的树就要砍掉。对唐自田来说,每棵树都是他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下得了手!每砍一棵树之前,他都要摸上几十次,看了一眼又一眼,最后才“痛下杀手”。

    “他这么拼命,肯定每个月最少有五六千块钱工资,不然哪个会去那地方受罪咯。”可现实是,直到1999年,唐自田的工资每个月才150元,2008年后涨至1000元,现在两口子加起来也才3000元。

    如今,白土冲林场9000多亩森林郁郁葱葱,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选育出杉木全同胞优良家系26个,半同胞优良家系52个,优良无性系54个,增产效果达30%—57%。2013年全国杉木良种现场会在会同县召开,白土冲子代测定林作为参观点,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高大通直、闻名全国的会同“广木”

    欠父母、欠小孩、欠老婆,他是家庭的“欠账大户”

    一个人在深山里生活30多年已是不易,而要拖家带口甚至是“贴了老本”更是常人所不能,而唐自田却做到了。

    说起妻子,唐自田满是愧疚,“这么多年了,没有让她跟着我享过一天的福,我欠她的太多了啊。”200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妻子李庆莲突发肾结石,痛得在地上打滚。看着痛苦的妻子,唐自田纠结万分,因为没有电话,他最后只好把妻子一个人丢在家里,独自跑到6公里外的大坡村叫来赤

    脚医生,后来送往会同县城的医院做了手术后才转危为安。

    因为长期守在基地很少与外人交流,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让她恐惧、害怕,加上没有电视、广播、收音机,李庆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2006年上半年,李庆莲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经常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在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长时间住院治疗后才好转,至今仍然需要药物维持。

    唐自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现已出嫁,小女儿正在读初三。“因为没有电,两个孩子都不愿来这里生活,从小都是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一家人连过年都没有团聚过一次。”说起孩子,这个坚强的汉子不禁暗自神伤,“孩子也怨过我们,大女儿经常讲要是我早点出去打工,凭着做木工的手艺绝对比现在要好得多,我也不是没想过,而是实在放不下这片林子啊。”

    唐自田老家商有一栋老宅和90多岁的老母亲。老宅长期无人居住,已经破烂不堪。而30多年来,唐自田仅在家中陪老母亲过了4个春节,平时每年也只能回去看望3、4次,并且总是当天去当天回,从未在家过个夜。每次离家时,留下的只有不舍、愧疚和老母亲的期盼。

    当我们问及他们今后的打算时,唐自田坚定地说:“一直会干到退休,如果基地需要,身体也还能应付的话,退休后还会一直干下去,至少干到65岁。”

    采访结束后,唐自田邀请我们去看看30年前他亲手栽

    的一棵“宝贝”树,一路上说起林子里的树他如数家珍,来到那棵树边时,老唐向我们“演示”他一个人无法抱住树干,用尺一量,直径将近60公分。他要我们给他和树拍一张合影,快门按下的那一刻,站在自己“孩子”边上的唐自田露出了微笑,笑得那么满足、那么幸福。

    2017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三在年轻职工心中,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领导眼里,他是辛勤工作的“老周”;而在同行看来,他则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高级专家,国家粮食学术会议现场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他就是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所长周光俊同志。

    周光俊,男,194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他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到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工作,至今过去了23个年头,当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个人谦逊和勤奋的品格,加上扎实的专业功底,周光俊在短时间内便脱颖而出,成长为技术骨干。20年的时间里,周光俊始终忙碌在科研第一线,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地。这一点,他的司机姜师傅最有感受,“周所长经常是早上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入办公室,晚上更是没点”。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很少有人能够潜心钻研,地是频繁出没于社交场所。曾经有人对周光俊说:“你就是个傻老土,当着所长还这么辛苦,值当吗?”他的回答却掷地有声:“科研就是我的生命,值。”周光俊的刻

    苦钻研,换来的是丰硕的研究成果,至今他还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名粮油质检专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两次入选“北京市高级专家数据库”。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粮油产品纷纷面世,这也给粮油质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周光俊坚持深入科研一线现场办公,减少冗余环节,少开会、开短会,确保时间最大限度地用于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近几年,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承担了一些新科研项目任务,为确保成功,周光俊带领技术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8年,北京市市场销售的面粉出现滥用添加剂现象,消费者反映强烈,市政府要求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北京市粮食局决定由周光俊同志主持“面粉改良剂过氧化苯甲酰测定方法的研究”科研项目。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课题,他不停地学习、研讨、试验,再学习、再研讨、再试验。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翻阅了多少本中外专业书籍,组织、协调、参与了多少次研制技术论证工作,更不清楚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圆满解决了面粉中增白剂没有相应检验标准的问题,并对北京市销售的面粉增白剂含量进行了监督检测,对全国10个省市销售的面粉增白剂含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根据抽查结果,市政府果断采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目前,该项

    研究已被转化为国家标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1998年,周光俊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粮食局的委托,主持起草了《粮食陈化管理办法》,并参与了《粮食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起草论证工作,这两个文件现已作为全国陈化粮处理的规范性文件。1999年,周光俊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粮食局的委托,主持起草“小麦”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他不辞辛劳,多次组织人员了解农业部门品种发展种植现状和面粉加工企业、食品行业的需求,平衡各省要求。国家标准的出台为农业调整种植结构,保护国家、农民和企业利益,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标准公布后,他又亲自主持起草贯彻新粮食标准培训教材,并对部分省市粮食收储企业质检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标准宣贯和技术培训。2002年,为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周光俊两次参加国家粮食局十五攻关课题技术论证会,参与研究国家粮食局十五攻关课题“粮食定等感官检验辅助系统的研制”项目,担任十省小麦组组长,组织完成小麦感官检验辅助系统的研制工作。2003年,为配合国家储备粮库重点工程建设,解决粮食检测设备技术落后、品种不全、陈旧老化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问题,作为课题组和专家组成员,他又率领粮检所技术人员与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共同承担十五攻关课题“粮食质量检测仪器调研测评优化定型研究”调研工作,根据质检工作需要对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省级质

    检部门进行考察,提出仪器设备配置方案,并组织对仪器的型号、生产企业技术标准进行汇集整理,起草了政府采购标书的技术文本,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目的完成,实现了粮食质量检测仪器关键技术装备集成、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的预期目标,对提高粮食收购检测技术水平、完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稳定粮食质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粮油质检专家,周光俊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还有很多。面对这样一位视科研为生命有收获颇丰的学者,同行们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辞,“周光俊,我佩服”。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